南县人民医院:致敬“舍小家,为大家”的南医人

索引号 4309210010/2023-1712938 发布机构 南县卫计局 发文日期 2023-02-02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索引号 4309210010/2023-1712938
发布机构 南县卫计局
发文日期 2023-02-02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妙手仁心除顽疾

杏林春暖满人间

向所有医务人员致敬

你们是新时代可敬又可爱的人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三年战“疫”,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从“防感染”到“保健康、防重症”,南县人民医院始终听从党的指挥,全院一心、“火力”全开,动态调整、优化策略,克服因病减员困难,统一调配、扩容医疗资源,充分满足发热、急诊、重症患者就医需求,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疫情三年,我们始终坚守抗疫第一线!”

一位急诊科护士如是说,她外形可爱,干起活来麻利又干练,“第一年抗疫我瘦了5斤,第二年又瘦了3斤,今年却瘦了6斤,这些斤两都是我们急诊人辛苦的“回馈”。

响应国家“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号召,不到8点的急诊科,等待看诊的队伍就如长龙一般。“长话短说,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病人虽多,但是每一项治疗和护理都必须认真、细致、到位,开始干活”急诊科主任刘迪在晨会上强调。30几名医护人员像云团一样即刻散开,奔赴到各自的岗位开始战斗。年轻医生孙科说“现在急诊科流行一句话——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机器人使,我们年轻医生就是现阶段超负荷医疗环境下创造的新型科技产物——‘机身人心’医生”。

“人在,阵地在,岗位在,我们就在,我们始终在一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这是护理部主任李昊慧发的朋友圈,呼吸内科收治人数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峰。在“开放”初期,医务部、护理部迅速抽调各科室精英人士组成精锐战队前往呼吸内科支援,来自神经外科的医生魏一茗就是其中一员。比起网络盛传的法医看诊,“外转内”已经不稀奇了,他揣着内科书,带着听诊器,还有刚生产不久妻子的殷殷嘱托开始了这段奇幻的不回家的职业旅程。“抗疫老兵”——手术室护士廖声明有多次外出支援的经验,此次为南县民众保驾护航更是当仁不让,他说“呼吸内科的护士每日微信运动都是3万步起,护士鞋都跑坏好几双,呼吸内科的“本土战士”是需要打持久战的,护士长高静、质控员程爱已经持续2周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了,他们才是我们最值得称赞的对象。”

呼吸内科作为救治新冠重症患者的主战场,以主任程治球为核心的医生团队不仅要守护好本科的患者,还要承担起全院的会诊任务。更辛酸的是有时候躺在病床上的既是患者又是亲人,见面的方式却是以“会诊”的形式。

“ICU 里有道门,我们竭尽全力帮患者迈过去。”

ICU主任张海每天不是在ICU,就是在来ICU的路上。ICU是重症高峰下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考验医护毅力、耐力、体力、专注力的科室。“阳过”的医生、护士都没有等到“阳康”就开始上班,他们长时间干重活、累活、脏活,身心俱疲,护士长徐建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只能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做得更多。

“多么希望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长在我们身上,患者往跟前一站,眼睛一扫就出片。”

这是放射科主任杨俊2023年的新年奢想。随着“新十条”的发布,新冠阳性患者剧增,放射科接诊量每日高达400余人次。连续加班第n天的张征东医生此刻坐在CT室阅片机前聚精会神,父亲是乡镇医生,母亲是护士,妻子张婷是一名助产士,未断奶的孩子早早就送到了岳母家,这一次他们又再次“舍小家,为大家”。

 

凛冬已过半

新春便不远

愿我们相聚在

疫情消散、春和日丽的20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