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9210010/2024-1887429 | 发布机构 | 南县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4-01-12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4309210010/2024-1887429 |
---|---|
发布机构 | 南县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4-01-12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前 言
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编写2023年质量报告的通知,组织各线处室收集整理了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一学年度的工作资料,按今年学校发展数据,参考去年年报框架,由学校办公室进行整合编撰,加入个性元素,形成本质量报告册。
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自从2021年秋季整体搬迁至县城职教中心,学校很多硬件设施还需大力建设。目前,学校着眼于长远发展,致力于建构宏观框架、从发展短板着手,大刀阔斧地开展了一系列创建工作。在2022年学校成功申报了省级双优校、省级绿色学校、国家知识产权示范校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将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使学校产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该校农村中职在发展方向上的定位与城市中职及东部地区中职学校有差异,且编者理论水平有限,此报告在反映学校风貌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上可能会有所不足,并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略去了国际合作部分。本年度数据截取时间为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
根据省教育厅与教育部质量年报数据类型的要求,故将表格与图片附后。
2023年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质量年度报告
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3年,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南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2021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南县经济开发区职教中心。
新校园占地面积141133平方米(211.7亩),建筑面积86696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训楼等8幢功能大楼,总投资5.9亿元。学校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西与常益高速入口相连,东与中国第二大运河——南茅运河相邻;校园内银杏与梅花俯仰生姿,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62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7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57人,中级职称90人,双师型教师162人。学校现有学生3738人,教学班级86个,专业13个,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幼儿保育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学校现有幼儿保育、数控技术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服装设计、旅游服务与管理、直播电商、园林种植、淡水养殖等2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个校内产教融合基地,39个专业实训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支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还曾获评“湖南省楚怡双优学校”、“国家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湖南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级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督导评估先进单位”、“湖南省绿色学校创建单位”、“湖南省知识产权示范校”、“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湖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湖南工程学院优质生源基地”、“‘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资格考试试点单位”、“益阳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益阳市文明标兵校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花鼓)传承示范基地”等。
1.人才培养
1.1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南县职业中专”)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党总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学校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基本任务,坚持日常工作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学校组织广大党员和教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支部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组织开展本年度党员先锋“四亮四进,三比三争”指数考评,以高度政治自觉,讲担当、找差距、抓落实。
党总支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开展党支部基本制度执行情况自查活动,发动广大党员查找党支部在“三会一课”、上年度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等基本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不足,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着力解决教育管理不深不实问题。还积极深入社区开展“契约化”党建和认领“微心愿”等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党建文化内涵建设,重点完善了“一园二廊五室”建设、清廉校园建设和红色党建文化长廊。
党员教师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开展党员党性“三严三实”自检活动,发动广大党员自查自纠在政治、执行纪律、品德、发挥作用方面“四合格”的差距,自觉对表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担当作为、知行合一。
坚持学习与实践同步,加强全体党员教师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党员党性、宗旨意识、师德师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好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
在党员中开展“四亮四进三比三争”,评选了党员示范岗,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建示范点”评比,常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营造党员干部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服务师生、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中的“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坚持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扎实推进党务公开,严格按“五化”建设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要求,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开展专题讨论,在党员中开展建言献策、学习身边好榜样、承诺践诺等活动,并划分党员责任区和成立党员突击队,聚焦学校“三重一大”工作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为民办实事。“三重一大”必须上会讨论,集体决策,确保办学方向的正确性。
积极推动“文明校园”、“绿色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党建示范校”和“清廉学校”等创建工作,强化信息报送与管理。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分层次教职工文化活动,宣传正能量。积极推进“党建示范工作点”的创建工作,强化党建引领。
在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学校退休干部党支部被评为市级示范支部。
1.2活动育人,以文化人
南县职业中专根据中职学生特定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努力践行普法教育,聘请经开区派出所所长为学校法制副校长,进课堂定期为学生上法制课。
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班级管理。严格常规管理,以精细化管理、学生军训、课间跑操等工作为抓手,强化学生养成教育。纵深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各班级开展“六个一”教育活动。通过细化要求,逐项训练,逐个突破,让每个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完善人格,提高文明素养。班级日常管理分解为“宿舍、学风、纪律、卫生、出勤及三操”五项考核指标,学校对学生的操行和纪律实行德育学分制管理,期末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的评比,主要根据该班累计分数确定,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文明风采活动。学校倡导“幸福南职,魅力南职”的理念,提出以学会做人为核心,营造幸福校园文化环境。学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背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举行校园“红五月艺术节、”“青春向党、时代向上”汇报演出及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道德经典、健康歌曲、文明之风进校园。展现新时代职教人坚守初心,弘扬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奉献社会的高尚品质。
创新学生管理机制,施行“德育学分制”,提高德育评价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引导和规范在校学生思想和行为。
德育实践周活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参与到学校的生活。学校“以人为本”,学生处和校团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育人为目的,以德育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创建“青春在成长中闪光”、“文明礼仪伴我行”、“青春向党时代向上”等特色项目,把包括十佳歌手、班级电影、红歌大赛、早诵午唱等“六个一”在内的众多校园活动汇总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开展“举团旗、唱团歌、戴团徽、重温入团誓词”团日活动、持续以“诵读文化经典,共建书香校园”为主题开展全校诵读比赛、筹办“跳出健康,跳出快乐”跳长绳比赛、以“电商嘉年华”为主题的双十一创业活动、“互联网+,携梦同行”绘画比赛,以及“青春向党时代向上”文艺汇演等异彩纷呈的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军训、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等重大活动,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进取氛围和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不断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社团活动蓬勃开展。学校组建30多个学生社团,“科技”兴趣小组、“乡土美术”兴趣小组、礼仪队、日月文学社、播音社、篮球队、合唱队、校舞蹈队等兴趣小组和社团,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色彩,为营造学校的幸福文化创造了很好的氛围。学生社团在辅导老师的带动下,参加省市县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此外,学生社团还积极参加各类表演活动,如南县“罗文马拉松赛”、“南县•龙虾节”开幕式、啦啦操竞赛、县运动会开幕式等,参与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组建学雷锋小分队服务当地社会。学校也因社团工作出色,而多次被媒体报道,并获得“五四”团委荣誉称号。
学校德育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学校开展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道德和法制教育,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教育,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珍爱生命、健全人格教育为重点,每学期开展三至四节心理健康讲座,全校学生参加,分批次举行。开展安全教育、防性侵教育、防校园欺凌教育、防溺水、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保护环境教育、廉洁教育等专题教育。各种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涵盖了学生健康成长、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学生会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学生处、团委领导下,举办业余党校、团校,组织学生会参与校园管理。开发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把广大学生凝聚在一起,带领学生共同进步。建设幸福校园文化,打造省一流文明校园品牌。
1.3学生满意度体验
学校一贯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三满意”为目标,秉承“办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建人民满意的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让每一位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潜力。注重日常教学,狠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素质培养,通过“青骄课堂”、“青年大学习”等青年团组织活动,造就了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的合格中职生。
学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重视安全教育和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消除安全隐患创建平安校园。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学生对学校安全综合满意度为98.9%。
去年下学期文化普测,经统计,学生文化课合格率98.5%、专业技能合格率100%、体质实际达标率为96.14%、毕业率100%。
根据省厅网络问卷对学校学生1680人调查统计,学生总体满意度为91.92%。其中课堂育人满意度为91.12%,课外育人满意度为91.16%,思政教学满意度为93.89%,公共基础课满意度93.14%,专业学习满意度为92.97%。通过网络加电话对20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8%;现场对150名教职工调查,满意度为100%。对5个用人单位进行电话调查,满意度为100%。对5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家长满意度为100%。后两者略有提升,而前三者有所下降。经调查,这是因为学生招生数量增加后,师资数量没有完全跟上来,教师负担过重造成的。
学校学生处、团委、后勤等各部门,对教学楼、宿舍、食堂、道路、实训室等场所进行了校园“一园二廊五室”文化设计,“清廉校园”、“民族团结进步”、“节水型学校”以及党建文化长廊,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深刻。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师生对校园文化满意度均在97%和97.5%,师生对学校社团活动满意度为97%。
1.4毕业生就业新特点
2023年7月毕业生共893人,落实毕业生去向人数为893人。其中升学人数400人,升入本科院校17人,毕业生本省就业率100%,人均月收入达4800元。就业的493人中,一次性就业率97.77%,比2022年接近;面向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为0,第二产业42人,其余451人均从事第三产业,无一人自主创业。从对毕业生三年追踪情况看,95%的毕业生或岗位或薪资得到晋升。学校已初步形成学生“求职有道,升学有门”的良好局面。但第一产业无一人就业是今年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特点。
从专业分类看,与上年度相比,对口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加工制造类,对口就业率为92.56%;其次是幼儿保育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0.2%,再次是旅游服务类,对口就业率为88.6%;文秘财会类和涉农专业对口就业率仍然最低。随着网络经济的普及,利用淘宝微商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创业的学生有所增加,但均为业余爱好或兼职类,不能列为自主创业类。2022年学生自主创业率为2.36%,2023年人数为0,值得深思。
2023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平均起薪,4800元/月左右,远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三倍多,毕业生受到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认可。这也可能是无人自主创业的原因之一。
1.5技能大赛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2016年)文件精神,深入学习新的《职业教育法》,做好学生实习工作,努力将每一名学生培养成为能升学、能就业、具有现代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学校以师生技能竞赛、师生创业创新大赛、黄炎培创业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文明风采”竞赛、全国发明展等活动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等能力。
“教练结合、提升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通过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课程设置优化,强化实训教学有,采用“以赛促训”的实训教学手段,切实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在教学评价上,采用“过程+考核”,“学生+团队+老师”的多方评价,提高了学生技能实训效果。
“一年级厚基础,二年级强技能,三年级优出口”,校内实习、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等递进式的系统专业实践教学,落实现代学徒制试点。“文化+技能、就业+升学、长训+短训、毕业证+技能证”的培养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全面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和迁移能力,学校采取具体措施:一是开展“双百双千”工程,加强校企合作;二是注重技能实训,推行双证融通;三是重视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完善的创业创新等竞赛制度;四是企业参与,行业、企业参与学生评价。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除了专门开设创业课程和培训讲座、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走创业道路树立信心。教师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创业知识、创业技术,指导学生掌握企业创办与经营的知识和技能,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校科技创新小组队员在41—42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省二等奖、24届全国发明展中获得两枚银奖的优异成绩。
2022年下学期,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成绩喜人:市级获奖22人次,参加湖南省黄炎培创业规划大赛29人次,分别获得一个省一,一个省三,四个市一,两个市二,四个市三的名次。
1.6专业建设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学校进行了专业动态调整。如2022年下半年,学校调整了专业,对接市场需求。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时调整部分专业:新增了电商直播、新能源汽修和数字媒体等专业,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恢复了停办一年的会计专业,为新型经济城镇服务。加强了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优势品牌专业的建设,其他专业稳中有升。为进一步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拟2023年下半年开设医疗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对接我县经开区医疗产业;调整涉农园林种植专业为淡水养殖专业,为我县稻虾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数控技术应用是学校省级示范性专业。学校计划与省内外知名大学、高职院校联合开办3+2及五年一贯制班级,目前已与省内益阳高职院、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湖南省三一学院等多所学校开展3+2(五年一贯制)模式的中高职合作办学,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学历打开了出路。
1.7课程开设原则
按高质量发展要求,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职业教育应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的精神,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按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足、开齐、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课程。针对职校学生认知特点,改革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将公共基础课程学时规定为总学时的1/3,强化专业理论与实训。
立足学校实际,结合省市课程改革要求,推行“高一分类、高二分层、高三分流”的选择机制,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各时段学习实际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学制和选择升学或是就业。优化“核心课程”和“自选课程”两大选择性课程体系。选择性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模块”和“自选课程模块”组成,“核心课程模块”由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组成,“自选课程模块”分“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两种。对文化课设置了“基础必修”、“职业选修”和“拓展选修”三个模块。充分挖掘学校教师优势,利用合作企业技术力量,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积极打造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包括素质提升类、专业拓展类、生活技能类、综合实践类及通识性课程等。
学校立足本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创建“湖南南县花鼓戏”、“围龙花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产学研基地,使“湖南南县花鼓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得以创新与传承。
以学校陈智刚教师牵头,由学校语文组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遇见·经典诵读》被评为“十四五”规划教材和省级优秀教材。
由学校思政组开发的《心理健康》教学视频课程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组教师开发的《客房服务》教学视频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在线上开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8教学改革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依托现代学徒制,在专业教学中试行“1+X”证书制度。通过企业研学、顶岗实习等多个途径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
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以来,学校已开设6个现代学徒制班。与省内外的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设5个校企合作班。其中与湖南省三力士农机有限公司合作创建“湖南省三力士农机有限公司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科技创新联合研发基地”,校企共建“校企合作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最为典型。
在数控班开设了技术研发训练课程(校本教材《知识产权教育》),由湖南省三力士农机有限公司选派专业骨干到我校上课,届时还安排同学分批进公司开展科技研发学习锻炼,为就业做好理论和科研两手硬的准备。
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完善“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实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培养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选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为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管理上的支撑。
1.9教材使用与开发
学校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规定,选用的教材全部是国家规定,教育部推荐和湖南省省编教材;文化基础课使用统编教材;政治理论课使用教育部指定教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用省编教材(专业新课改教材)或国家规划教材。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学校制定了校本教材开发、应用和更新制度,能根据产业、职业和岗位需求,鼓励教师根据产业、职业和岗位需求,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努力将本地特色和技能大赛的成果融入校本教材。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的区域经济,先后开发《南县景点导游词》、《南县旅游文化》、《南县旅游概况》、《乡村旅游服务礼仪》、《导游服务》、《就业指导》、《对照记——高一语文新教材学生读本》、《职高古诗词》、《数控铣工》、《数控车工》、《普通车工》、《合唱》、《中职会计技能模拟实训》、《前台操作规范》、《实习指导》、《汽车高考技能实训》、《汽车维护实训》、《知识产权教育》、《思政一日一诵读》等校本教材。其中,我校语文组教师编写的《遇见·经典诵读》被列为十四五省级优秀教材,被湖南省多所职业学校采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1.10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实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本学年度,数字化智能校园进一步完善,通过购买、引进、自制等途径,不断完善数字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系统,人机交互式一体机电子智能黑板。教师都能运用教育信息化2.0开展教学,学校所有机房都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
1.11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制定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建立起教师培训制度,设立专项资金,确保教师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学校教师培训体现“校本、职校”特色:坚持以“专家引领、校长指导、骨干辅导”为总体培训思路。培训重点突出、培训形式多样,贴近教师需要。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每年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展示专业部教学工作过程管理、执行教学规范、坚持内涵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增强自我诊断自主发展能力,加强交流学习。每周开展公开课教学,在活动中展示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能力。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组织的各类教师培训。2022年下半年,选派了1名教师参加国培,22位专业课老师参加省级双师型,专业教学能力培训;25位文化课老师参加市级90学时的集中培训;6位班主任参加了骨干班主任培训,232人次参加省市级各类骨干培训,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了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教师育人途径培训,教育信息化2.0教学培训,组织全体班主任参加了班主任培训,组织全体高三教师参加了职教高考培训。我们着力倡导“以赛促教”,组织教职工参加教学大比武、技能竞赛、微课制作比赛、写作比赛、朗诵比赛等形式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定期举行校本培训,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的策略,精心组织,严格考核,邀请专家为我校教师开展讲座,达24学时校本培训课时数。其中多次大型培训采用“分层培训”模式,针对年轻教师进行“课堂实战”等培训,旨在提升教师专业教育教学能力;针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开展强化其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钻研能力。
用比赛的形式推动教学技能的发展。学校通过各级公开课、专业示范课、优质课评比、教师技能大赛等形式,全员参与,请行业专家来校指导,提高教学能力。
本学年度,学校继续强化“青蓝工程”,18组新老教师互相结对,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全学科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开展了“新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老教师逐一点评指导,计划在一年内打基础——练功底——获提升——求发展。对新教师快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掌握教学技巧,站稳讲台,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下发了教师下企业锻炼的专门文件,鼓励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有企业能工巧匠和校内教师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联合教学团队,引进、转化企业的生产项目,将企业生产案例、工艺案例引入专业教学,提升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工程性。
2.服务贡献
2.1服务行业企业
高度重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评价,紧密联系各行业的发展现状和企业单位的用人标准,通过“顶岗实习”、“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就业能力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
学校与当地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当地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学校予以高度评价,县委县政府对学校取得的办学成绩一直表示肯定。学校多次被评为县教育先进集体,南县优秀创业培训机构等。与多家企业共建产品和工艺研发中心,共同进行产品研发。
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与交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学校名师工作教室团队主动协助企业进行科技攻关,提高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与经济效益。学校还成立了技术咨询工作小组,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
积极参加各个行业协会与学会的活动,充分发挥了骨干的作用。参与了湖南省三力士农机有限公司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与南县经开区创业园区、南县建国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进行深度合作;牵头成立职教集团,与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乡镇职业学校和社区教育中心形成合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培训网络。
2.2服务地方发展
南县职业中专是当地最大的县级职业学校,是南县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充分发挥学校、基地和鉴定站的功能,发挥师资和设备优势,在项目申报、资源共享、实训基地等方面支援帮助县内兄弟学校,促进其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与街道、乡镇合作,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农家乐和家政等项目培训,服务三农,服务农村建设。与安化职业中专(安化黑茶学校)开展结对交流,受到同行的肯定与好评。
根据国家“脱贫不脱政策”的规定,本年度学校继续对3个村148户贫困户进行对口支援帮扶。进行技术技能扶贫,对贫困户进行稻虾共生田水稻种植、龙虾养殖、销售及深加工等技术技能培训和指导,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改变家庭命运。
2.3服务乡村振兴
学校利用师资与技能积极参加乡村振兴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农业技术应用与服务工作,涉农专业成立技术应用与服务团队,服装、水稻种植、电子商务等8个专业服务组,继续对农村农业服务。专业师资和实训基地对全县乡村开放,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和科技下乡活动,提升服务社会民生的能力,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包括虾稻共生田、绿色生态水稻种植培训、幼儿保育员就业培训、蔬菜种植、龙虾养殖等农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培训等,2023年度共培训2000多人次。特别是电子商务和虾稻共生种植养殖技术的社会义务,为南县人进行龙虾生产、捕捞、销售等创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为本地区商贸业、餐饮业特别是龙虾销售培训员工,为本地区的特色农业研发、龙虾市场建设和文明
商业的创建作出积极贡献。
2.4服务地方社区
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开设了电工、汽车维修、幼儿保育、网店经营、旅游民宿经营、计算机操作等培训专业,项目多、内容实,时间、方式灵活,取得实效,深受欢迎。与南县人社局、残联、等部门合作,开展创业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企事业单位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取得明显成效。培训人数与在校生人数基本达到了1 :1,2022年学校被评为南县优秀新型农民素质培训基地。
积极开展免费为民技术服务工作。学校每年都组织师生技能服务队,免费为社区和乡镇居民开展家电维修、计算机操作、服装裁剪与缝纫、汽车维护等技能服务,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赞誉。
2.5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
南县是位于洞庭湖西一个农业大县,以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为主。同时因是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又是革命老区,县域内有洞庭湖湿地公园、罗文花海、光复湖荷叶生态园、南茅运河风光带、藕池河百里长堤风光带、大通湖大闸蟹养殖区、段德昌烈士陵园、厂窖惨案纪念馆等众多景点,县委县政府力争将全县打造红色的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的全域旅游环境。学校的重点专业之一的旅游专业,为县域旅游培养导游人才,协助南县文化旅游公司规划旅游线路图和各个景点的解说词。
学校拟2023年秋季开设淡水养殖专业,我县稻虾水产生产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培训新型农民,振兴乡村经济,充分发挥了职业学校应有的社会功能,体现了职业教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
2.6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
有效探索培训特色,打造专属品牌名片。近年来,南县旅游休闲度假产业迅猛发展,成为绿色经济的突出亮点,其中稻虾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完成职业学校的社会使命,南县职业中专结合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效探索新型培训模式,从南县绿色生态水稻龙虾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自身的教学和培训资源,与县、乡镇政府单位、企业积极合作,开展了绿色生态水稻龙虾产业相关的各项培训。为提高培训质量,我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参与培训的教师都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外派教师培训学习。还聘请兼职教师负责部分培训课程内容的教学和技能传授。教学队伍专兼结合,为培训提供质的保障。培训面向龙虾养殖加工餐饮经营者及从事龙虾产业相关工作的服务人员、下岗职工、企业职工、农民等群体。
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和文化层次,知识技能的需求,结合我校的师资、设备资源等进行开设,主要采取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校培训充分考虑不同学员的实际需求,采用全日制脱产班、双休日班,教师外出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培训项目中,较多涉及种植养殖专业相关内容。因此,依托我校有活力、有创造力的种植养殖专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实训实践场地、优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和南县当地优秀农业资源与文化的教学内容。既是培训中的特色和亮点,也为培训的整合、培训内容的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和创新提供了基础。
我校自2003年就开设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每年为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输送毕业生。2023年度,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至招生3个班。学校与省内大专院校合作开办“3+2”“旅游与酒店管理”、汽车维修专业2个“中高职衔接”班。
3.文化传承
3.1红色文化传承
南县职业中专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学校班子成员一致认识到: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因此,对党建工作我们长抓不懈,坚持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了清廉校园文化建设,“四亮四进、三比三争”的作风建设是红色文化软件,创建了党建文化园,开辟了以“红色引领,润德尚技”为主题的党建红色文化长廊,“一园两廊五室”是设施硬件,“一园”是革命精神园,在进东校门的园区两旁,醒目介绍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前辈的生平与事迹;“两廊”是指润德楼一楼和九楼两条红色革命文化走廊,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我党光荣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五室”指三个支部室(两个党员支部和一个退休支部)和两个党员活动室。
学校红色讲解员社团,也深入德昌公园和厂窖惨案纪念馆,进行解说,在教育了参观者的同时,也让自己深受教育。
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3.2工匠精神传承
为凸显职教特点,树立工匠精神,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应有的教育,学校特意在精工楼和巧匠楼下,打造了劳模园和湖湘工匠园。
劳模园选取了中国新中国历史上和当代的李四光、王进喜、袁隆平、张桂梅等十位劳模,简介了他们的优秀事迹和劳模精神;湖湘工匠园里陈列着黄伯云、杨长风、唐银波、易冉等十位为祖国和湖南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科学家和工匠。让学生在实习实训的抬眼间,在校园散步的不经意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也。”感受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祖国骄傲,为湖南骄傲。
3.3传统文化传承
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灵魂,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体现在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凝结为华夏民族的精气神。
学校为传承传统文化,特开设思维阅读、经典诵读等课程,《论语》、《唐诗》、《茶馆》等经典作品,走进学生的事业与心灵。学校语文组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遇见·经典诵读》被列为十四五省级优秀教材。
为继承与弘扬非遗文化南县地花鼓,学校与相关部门对接,接过了南县地花鼓非遗文化的接力棒,开展了一系列南县地花鼓教学与演出活动。学校被文旅协会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县地花鼓)传承示范基地”。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舞龙活动是中华民间升大的民俗活动。但近年来,随着人口迁移与观念变化,这一活动在春节年俗和节庆表演中渐渐淡出。配合南县地花鼓表演,学校师生又肩负起舞龙文化,并在四十年校庆活动中精彩表演,展示了文化自信。
3.4校园文化创新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坚持内涵发展,坚持文化创新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明的重要标志。
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本学年学校集中老师的集体智慧,提炼了师生的精神家园“幸福南职、魅力南职”的愿景。确立了校训,设计了校徽及四十周年纪念章,给楼栋、雕塑命名并阐释含义,还提炼了运动场体育文化元素。培训师生成为校园导,明确了游览路线及相关的讲解人员,向来宾宣传学校,让来宾了解学校。
团结人心,聚力发展,文化引领,以文化人。集众人力量摄制了学校形象宣传片,让师生展望到“幸福南职,魅力南职”的美好前景。
4.国际合作
作为中部地区县级职业中专,主要是为本县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培养合格人才。虽早年间增派两位老师去德国企业交流,但属于单向学习,并没有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目前学校还没有参与国际职业教育间的合作。
5.产教融合的办学路径
5.1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南县职业中专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创新为导向,以现代学徒制为依托,施行“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工学交替、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中试行“1+X”证书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实现产教融合的办学路径,学校在保持原有18家优质企业合作基础上,积极拓展,与企业深度合作。与企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企业师傅以“师带徒”的形式开展岗位职业指导,形成“岗学对接、校企双师”的人才培养路径。让学生实现从知识技能到岗位能力的跨越,完成由学生到岗位熟练从业人员的跨越。
2022年下半年,学校与益阳高职院、省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三一职业技术学院等进行合作,推进“3+2”中高职衔接、中本(中职、应用本科)贯通,拓展学生学历提升渠道。旅游专业对接省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数控专业对接益阳高职院汽修专业,分别签订“中高职衔接联合办学协议”,优秀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深造。目前已开设5个班中高职衔接班,为我校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学校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要求,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教职成[〔2018〕]4号)、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落实新的《职业教育法》,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南县职业中专实习生管理制度》《南县职业中专实习工作应急预案》《南县职业中专实习指导教师制度》等规章制度。确保实习生每天顶岗实习不超过8小时,确保学生不被安排到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学校直接与所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协议,要求所有企业给实习生买保险,中间不通过中介机构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对实习生进行上岗培训,学习相关制度,介绍相关企业文化。安排实习班班主任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实习学生的工作生活动态。2023学年度,南县职业中专为多家当地企业输送8个专业实习生共计441人。
在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实施“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由原来企业向学校下订单变为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教学管理,课堂与车间一体,生产与学习合一。把招生与招工结合起来,教学与生产结合起来,使学生“全员、全部、全程”参与生产性实训成为可能,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三满意”,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功能,推动职业学校的跨越发展。
同时,学校开展订单培养,邀请企业相关人员来校以专业选修课、专题讲座等方式为在校生上课,安排学校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安排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
其中,TCL、零跑科技,鹿视频科技、南洲农业等企业为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为学校建有集实验、实训、演示、交流、比赛、生产、研发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中心多间,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实训中心内与企业共建有两个“校内教学工厂”实践教学基地,两个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室,一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学校能根据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教学内容与顶岗实习任务,校企双方结合产品加工与实践操作,尤其电商直播专业与企业共同开发项目实训教学案例多个,产教对接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5.2科教融汇
科教融汇是学校持之以恒的追求。在学校校长的倡导和带领下,广大师生一直热心与科创与发明。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参与人数12人、学生参与人数达300人,成立科技兴趣小组3个。本年度发表科研论文4篇、论文获奖3篇,科技创新作品各类比赛达15人次。教师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项。今年,征集师生科技作品136项,组织评审,评选14项作品参加南县科技大赛,选取2项参加第四十四届益阳市科技赛,全部被推荐参加省赛。
学校成为“南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试点学校”,对其他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学校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立“南县职业中专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联盟校”。横向联合县内6所高中学校如创意职校、立达中学等,实现资源共享;纵向联合中小学校近20所如乌嘴中心校、五小教育集团等,起引领示范作用,并利用学校资源为他们进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提供指导帮助。同时,组织“联盟校”各单位开展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参观企业、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老师培训、知识产权教育等活动,在知识产权师资培育、活动创新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学校科教融汇的实践为当地经济服务、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建设“五个益阳”、助力县域经济振兴贡献了重要力量。
5.3职普融通
职普融通曾为学校职教高考带来一定成绩,但由于沟通协调和学校经济承受力不够等问题,我校与南县一中职普融通联合办学已经暂停。
6.发展保障
6.1国家政策落实
为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提供普惠性、均等化,学校认真研究中央、省市对职教发展的政策文件,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本学年度,财政专项拨款中职项目336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151万元、省财政210万元。年生均财政拨款10897.56元。有力保障了职业教育的正常开展。
6.2地方政策落实
南县县委县政府聚焦遵照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三新”核心要义,把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创业富民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升职教活力,实现了职业教育由小变大、由弱趋强的跨越发展。2019年在县经开区两条高速入口交汇的黄金地段开工新建高标准职教中心。2021秋季投入使用,总投资5.9亿元,占地211.7亩,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可开设100个全日制教学班,可容纳5000名学生。县政府着力深化改革,推进多向融通机制。在纵向上求突破,与益阳高职院、省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三一职业技术学院等进行合作,推进“3+2”中高职衔接、中本(中职、应用本科)贯通,努力建设高职专科学校。在横向上促变革,近3年吸纳359名普高生转入中职就读,中职招生由往年400多人增至1300人左右,中职生占比由25%上升至48%.普职教育形成协调、可持续发展态势。县委、县政府抓主体,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校企合作、人才引进、送培考证等方式缓解“双师”型教师缺口,比如每年安排30个编制引进专业教师、安排30名教师到企业兼职3个月,并计划每年投入50万元引进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20名以上担任兼职教师。目前我县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40%,力争到2025年“双师型教师”达到65%以上。
6.3学校治理
学校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积极出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
学校有较强的办学自主权,由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校务会议、教职工周前会、学部教师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校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坚持校务公开和民主决策,学校的重大决定必须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表决通过,使得各项办学行为合乎规范,学校无违法违纪行为,社会影响良好。聘请南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为我校法制副校长,有效监督学校依法办学水平。
根据办学规模变化,劳动和教育行政部门来校进行教师编制调研,有效落实教师编制政策。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实施绩效管理,聘任的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晋升、晋级挂钩。根据“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不断完善《南县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根据教干、教师和工勤不同的特点,着重从完成工作量和取得的实绩等方面进行严格、认真、细致、公开、公正的考核,拉开奖励性绩效工资收入差距,受到教职工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6.4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学校严格按照《南县教师队伍建设量化考核细则》,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做好县管校聘工作,在教师管理上,学校能严格落实教师钉钉考勤、教师请销假、教师出国审批等工作,通过学管部、诊改办、教务处和督导办协作完成教师课堂常规工作,与教师签订不参加有偿家教、规范网络行为等承诺书,切实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2022年秋季完成了制度建设,通过“目标定位、班子讨论、中层献策、教师参与、处室拟定、通过落实”五个流程规划学校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量化考核细则》、《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办法》、《教师考勤制度》等30项制度。通过教职工会议、班主任会议深入落实各项制度的实施情况,通过中层干部会议、党员学习、教代会,不断修订完善制度。组成了《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制度汇编》。
教学管理体现职教特色。制定了包括《南职业中专中职选择性课改方案》、《学分制实施细则》、《师生技能大赛、创业创新大赛奖励施行方案》、《校本教材开发制度》、《实习实训管理细则》等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倡导师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鼓励师生“教材开发、自我规划”。2022年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5种教学模式。广大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融合。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制定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办法,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社会贡献评价学校。同时,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制定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办法,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社会贡献评价学校。学校制定了《先进教研组考核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等,实行学生评教,召开师生教学座谈评议会。
德育管理全面化。学校积极营造幸福校园文化,加强德育管理,建立教师值日、值夜、值周制度,学校采用军事化寄宿制管理,与有资质的“国盛保安”公司合作聘请退役军人参与学生管理。根据各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特长学生发展机制、卓越学生成长机制。充分利用教学实训基地的设备和各专业的名师,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
做到“全程、全员、全面”育人,建立学生值周、学生会、校卫队自主管理制度,全员学生参与。制定班主任工作考核、学生操行评定、德育导师、企业管理等制度,结合校园社团、校园活动,引导每名学生“学有所长、才有所展、学有所乐、技有所施”,学生德育管理全面化。
财务管理科学化。学校严格落实上级及本校财务制度,对学校资金使用做到“科学预算、规范报销、合理采购、平衡收支”,确保资金实际使用按预算执行。学校成立校产管理委员会,配备专业人员,严格校产采购、验收、入库、保管、赔偿等有关手续,落实财产管理责任制,建立学校资产账册,实行“学校—处室—班级—个人”四级责任管理,并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确保财务管理科学。
后勤管理服务化。学校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总务主任具体抓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有关后勤管理制度,以此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抓手。实行了购物、领物、收费登记制度,实物台账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准确无误地收取开学初的各种费用,每学期结束时及时做好各种账务核算,结清代办费。同时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点、核实工作。学校严格执行《食堂管理员工作职责》、《食品卫生检查制度》等管理制度,强化后勤员工的服务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杜绝食品中毒等类安全事故。还注重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教育,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及时兑现奖惩措施。总务处定期召集食堂工作人员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及时通报媒体报道的食物中毒等事件,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安全管理精细化。学校建立全程、全员管理制度,层层签订落实安全责任制,以“上下合力、亮点创新、幸福平安”为安全管理目标,做到“三重点三务实”,重法制安全教育、重学生自治管理、重心理健康教育,务实门卫监控检查、务实安全预防教育、务实日常常规工作,把包括食堂卫生、意外伤害、法制教育等方面的风险与危机通过报告会、黑板报、广播、司法教师进课堂等形式灌输到学生心里。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计划,纳入学校目标考核、领导政绩考评。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有方案、有部署,对各专业部、处室和班主任、生活老师有阶段性检查、有考核。考核结果与开展文明双创活动紧密结合,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紧密结合,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紧密结合。学校多次被评为南县全面“先进单位”、“平安校园”、“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
科研管理研究化。学校以教研室为龙头,以开展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校本研修为核心,以《南职业中专教师三年发展实施规划(2022-2025)》、《南职业中专教育科研实施意见》和《南职业职业中专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常规》为指导,引领教研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听课、教师评教、评学制度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了由教学质量监控运行系统、教学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调控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积极借力发展,与桃江职业中专、安化职业中专学校、沅江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教师挂职培训制度。借助名校优质的教学资源、浓郁的学习氛围,通过高端培训、示范培训,引领提升业务骨干综合能力素质,致力打造一支“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中层管理队伍,面对新的背景形势下,下大力气提高教师能力素质,着力提升学校工作整体水平。
本学年度,全校教师市级课题结题共2项。郭创乾老师主持的市课题优秀结题。课题2项立项。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一大批教师积极主动开展教学研究,论文共获奖34人次,论文发表6篇。
信息化管理网络化。学校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所有教师均能运用教育信息化2.0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需求,学校努力探索“互联网+教学”,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选课”,“互联网+评价”,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定期发表学校信息,实时更新动态,实现校园信息共享便利化,有效保持家校互动,真正成为学校、家长、社会三方的信息枢纽,给学校咨询办事提供便利。并积极建立智慧校园,对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进行全程、全员智能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实现校务电子化办公。
6.5经费投入
县政府出台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并能按照标准按时拨付并逐步提高。本年度生均1.089万元,比上年度增加。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南县的财务制度执行,在专项资产管理上,学校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7.面临挑战
一是县政府职教中心项目虽在加快推进,但完全到位还需一段时间,现在校区建设投入及实训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受到限制,教育教学活动受到一定影响。需要积极配合好县委、县政府极力推进南县职教中心工程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品位。
二是教师队伍仍存在着数量、质量、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提升。出路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争取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不断引进高学历、高技能新教师,尤其是专业课和实训课教师。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积极构建一支教育理念新、业务能力强、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快名优教师培养,发挥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本科升学率不高,高考总体成绩还不尽如人意。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优化,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空间还很大。
全体教师认真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今后职业发展目标:“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牢记“办社会欢迎职业教育,建人民满意职业学校”的使命,精诚团结、顾全大局,悉心教学、关爱学生,精益求精、乐于奉献,尽心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坚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指引下,学校发展将继续坚实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