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医疗保障事务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索引号 4309210010/2022-1537112 发布机构 南县医疗保障局 发文日期 2022-03-15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索引号 4309210010/2022-1537112
发布机构 南县医疗保障局
发文日期 2022-03-15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南县医疗保障事务中心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绩效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南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1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财绩20226号)文件要求,南县医疗保障事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积极开展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现将有关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县医疗保障事务中心是南县医疗保障局所属副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县医疗保障参保登记和关系建立、中断、转移、接续、终止等经办事务;医疗保障基金(费)、离休干部统筹金的管理、运营、结算等经办事务;拟订医保中心经办事务的操作流程及与流程相关的管理办法;拟订县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工作的规范、对账制度及统筹基金的事务管理规范;拟订与税务、财政、国库等部门的医疗保障金对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参与拟定与职责范围内的保障经办事务相关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住院服务标准、康复性治疗目录以及费用结算办法;订立医药机构服务协议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医药机构动态的准入退出机制;负责对职责范围内的保障基金财务报表的汇总编制,编制全县医疗保障基金预决算,定期公布基金收支情况,承担基金内部审计工作等。

(一)部门整体支出概况。

2021年中心决算收入为425.1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69.15万元,其他收入56.01万元;

2021年中心决算支出为424.72万元,其中:

基本支出230.1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81.57万元,公用经费支出48.54万元),主要包括:

工资福利支出155.85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26.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41.06万元,资本性支出1.61万元。年初预算完成率100%,年初结转和结余23.47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23.91万元。

项目支出70万元。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中心以财务股牵头,综合股、审核股、参保登记股、信息股相关人员参加的绩效自评工作小组,对中心的整体支出认真开展了绩效自评工作。根据南财绩函〔20226号文件要求,具体工作如下:

(1) 预决算公开情况。中心2021年度预决算情况均按要求在“南县人民政府”公开,其数据与财务账务数据总额一致。

(2) 绩效管理开展情况。在编制部门预算时,中心编制了绩效目标,并随同部门预算一并申报。根据县财政局的要求开展了整体支出绩效自评。

(3) 制度建设情况。中心建立了涵盖日常管理、机关党建、干部人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实行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理财、看制度接物、按制度办事的管理模式,对部门预决算管理、预算内外资金的使用,包括开支范围、标准、报账程序和要求、审批权限及公务卡结算等作了明确规定。同时严格按《内部控制手册》、《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制度》、《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制度》、《建立重大待遇政策调整报告制度》等规章制度以及《“三公经费”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办法确保中心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有序开展。

(4) 三公经费控制情况中心针对三公经费的支出管理,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办法,将三公经费严格控制在指标之内加强了三公经费预算编制2021三公经费预算3.5万元实际决算支出0.5万元,实际支出未超出预算。

(5) 资金管理。各项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经费使用前根据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履行事前审批程序。经费拨付时,对于未履行事前审批程序的、事前审批程序不完整的、与审批支出事项不一致的,不予报销;对于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超过部分不予报销;对于未提供合法、有效票据的,或票据不完善的不予报销;对于无预算或超预算的、报销程序不完善的不予报销。

(6) 资产管理情况。中心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对单位确需购置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分管领导审批后,报分管财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批决定。对属于政府采购的项目必须实行政府采购,采购与验收实行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处置、报废由物品使用人申报,经分管领导审批,报财政部门审批后方可处置,财务股负责做好资产核销。中心严格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完成月报、年报工作,并建立账册,做到账实相符。

(三)部门整体支出或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1) 2021基本支出使用情况(单位万元)

 

预算项目

本年决算金额

工资福利支出

155.85

商品和服务支出

126.2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141.06

资本性支出

1.61

合计

424.72

 

(2) 2021“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单位:万元)

 

费用项目

本年预算金额

本年决算金额

因公出国(境)费

0

0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0

0

公务接待费

3.5

0.5

合计

3.5

0.5

 

2021年“三公”经费年初预算金额3.5万元,决算金额0.5万元,实际支出0.5万元,实际支出金额是年初预算金额的14.29%,中心基本按照《“三公经费”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规定开支费用 。

(3) 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2021年预算安排项目资金70万元,主要用于中心的事业发展支出或成本补偿性支出,包括:一站式服务费、医疗网络维护费、医疗保险工作经费、档案管理费、日常稽核工作经费。2021年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管理,项目申报和资金拨付基本符合相关制度规定。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全面了解、分析部门预算执行及公开、三公经费管理、相关政策制度执行、资产管理及部门工作绩效等情况,督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围绕绩效目标开展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中心以财务股牵头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分工,制定了评价方案及通过联系相关部门和实施单位,确定了绩效评价的实施时间。以制度建设主线,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全力保证了各项政策制度和工作的贯彻落实。总体上,各项目均能根据总体工作计划开展,形成了统一领导、目标集中、监检分离、分工明确的项目管理体系。基本做到事前有目标、事中有控制、事后有总结,确保资金得到有效监管。根据《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从预算执行情况、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等方面逐一评分。2021年度中心绩效自评结论为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经济性分析

2021中心经费开支严格按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健全,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按要求执行政府采购,严控支出,开源节流,2021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及年初预算数均有下降。资产管理安全,固定资产利用率、重点工作完成率等均达到年初计划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并且积极贯彻过紧日子的思想,达到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的要求,同时为了确保每一分钱都能落到实处,项目基本在预定时间内实施完成,质量达标率达到预期,项目实施成本控制较好。

(二)效率性分析。

(1) 扎实推进医疗保险各项工作,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确保了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2) 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扶贫工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贫困人口各项医疗保障待遇全面到位,贫困人口全部按要求落实参保缴费资助政策为贫困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

(3) 通过开展“一站式”结算工作,解决了贫困患者报销省时、省心、省力,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医保服务,受到了参保人员的高度称赞。

(4) 加强定点医疗机构日常稽核力度。对每一家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做好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培训,做到协议管理与日常指导服务相结合,促进定点医疗机构认真履行协议,审核股严格审核每一份病例

(5) 全面落实四项要求。一是全面取消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到医疗机构,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或省份;二是积极落实“三个一批”(简化备案纳入一批,补充证明纳入一批,便捷服务帮助一批),有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和管理要求;三是全面取消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手工报销需就医地定点医疗机构和医保经办机构盖章,规范手工报销医疗费用所需材料清单和报销时限;四是异地就医资金按时足额拨付。

(三)效益性分析。

中心本年预算项目共有:一站式服务费项目;网络及系统费用项目;医疗保险工作经费项目;档案管理项目;两病、普通门诊、特殊门诊经费;日常稽核工作经费六个项目。所有项目均在202112月底前完成,完成及时率100%。具体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全面落实医保惠民政策

1.“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情况为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我中心印制门诊统筹、“两病”宣传册5万份,组织各乡镇卫生院积极开展“两病”药品配送服务。成立督查小组对县域内所有乡镇卫生院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门诊统筹享受待遇366359人,报销金额1814.35万元。“两病”门诊享受待遇数44832人,报销金额365.19万元。

2.慢性病门诊及重特大疾病特殊用药政策落实情况:截止12月,我县慢性病门诊备案人数约2万人,慢性病门诊享受待遇7487人次,总费用2890.49万元,基金支付1485.82万元。重特大疾病特殊用药1497.4人次,总费用578万元,基金支付453.63万元

2)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看病贵”问题

根据扶贫办提供的动态调整后的贫困人口数,截止202112月31日我县贫困人口11022户,31245人,其中“六类人员”110人(参加职工医保33人,异地大学生参保77人),除“六类人员”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并按要求落实参保缴费资助政策。

3)开展“一站式”服务工作,提升经办服务水平

做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办理,业务一站式办结,实现群众只跑一次路,切实解决好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实施‘一张清单’结报,让贫困患者报销省时、省心、省力,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惠民,提高了为民服务效率;

4)强化基金监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中心把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活动,全年对协议医药机构检查覆盖率确保达到100%加强定点医疗机构日常稽核力度。对每一家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做好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培训,做到协议管理与日常指导服务相结合,促进定点医疗机构认真履行协议,审核股严格审核每一份病例。加强日常稽核与专项稽核的开展,全年共稽核40多,审核医疗机构病历56541份,其中1-8月份日常稽核中扣除定点医院医保违规医疗费用14.74万元,扣除定点药店医保违规9.5万元;6月份对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的专项稽核,扣除医保违规费用36.77万元。为切实维护好医保基金安全,推动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保障参保群众的合法权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5)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工作,资助措施落实精准到位

将门诊特殊病种医疗救助纳入“一站式”结算,贫困人口特殊病种的门诊医疗费用,属于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门诊医疗费用救助比例50%,最高限额8000元。20211月1日-202112月1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殊门诊享受待遇786人次,门诊总费用323.26万元,报销金额193.61万元。特殊门诊享受医疗救助786人次,医疗救助金额79.31万元

6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简化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优化备案流程的同时,确保我县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顺利开展。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落实好国家和省简化优化跨省异地就医工作。据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不完全统计,2021年度异地备案量为6051人次,省内异地就医结算2445人次,报销金额2271.35万元跨省异地就医结算619人次,报销金额400.82万元。异地备案结算率为50%,异地就医结算人次较上一年度明显增加。

7)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2021年加强业务技能和礼仪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对办事大厅免费为群众复印资料,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加强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树立经办机构良好社会形象。同步推进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医保经办队伍。

四、存在的问题

1.由于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固于传统,缺乏科学的整体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且评价管理方法没有与实际相结合,导致现有预算绩效管理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明确的绩效目标指标体系。

2.资金决算数超预算数较大。因为资金预算限制,导致资金有缺口,无法满足每年正常工作资金需求。

五、有关建议

1.结合工作实际,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创新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方法,设置更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库,为预算编制、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提供指引

2.加强医保系统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干部教育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问策能对、遇事能办”,既能担当又善琢磨的新时代医保干部,全面提升干部素质。

3.增加走访调研次数,深入患者生活,切实获知患者物质和精神上需求,贯彻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制度》的开展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提供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服务。设立专项培训班,着力培养工作队伍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从而提高队伍学习进步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其能力素质的水平。

4.加强与卫生健康局等部门制度、政策衔接,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共同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5.提高决算表中决算数据的准确率

6.建议加大财政配套资金的投入。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