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五月,永远的殇||南县 张新元
——厂窖惨案80周年祭
那个五月,永远的殇
——厂窖惨案80周年祭
○ 张新元
(一)
那个五月,苎麻泛绿摇曳在田野
那个五月,芦苇青青铺展到天边
那个春夏之交的五月
三面环水的厂窖宁静而又美丽
不曾想,不曾想
一九四三年五月九日
日寇的铁蹄肆意蹂躏
这块偏僻的土地
厂窖,遭受惨绝人寰的血洗
盘旋的飞机贴着低矮的民房
投下罪恶的子弹
穷凶极恶的鬼子
大肆杀戮、抢夺、奸淫
机枪扫射、炮火轰炸
硝烟弥漫、大火焚烧
方圆九十八平方千米的厂窖
到处是痛苦的呻吟、血肉模糊的躯体……
炮弹在甸安河炸起的水柱
落下来,是深深地呜咽
初夏的风雨裹挟着惊雷
电闪时,是无比的愤怒
那是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
无邪的双眼清澈如甸安河水
母亲的怀抱温暖而柔软
母亲的脸上忧伤而慌乱
邪恶的鬼子抢过母亲怀中的婴儿
母亲不甘屈辱
纵身跳进滚滚的河水
鬼子将刺刀顶起孩子
孩子倒立空中
洁白的躯体在抖动,胖嫩的手脚在晃动
殷红的血滴落在新绿的草地上
那是一个须发皆白的父亲
清贫清寒却儿孙绕漆
粗茶淡饭但其乐融融
那个早上,竟是一家人最后的早餐
五个儿子穿蓑戴笠忙着去春插
不期鬼子闯了进来
一通子弹扫射
五个身强力壮的汉子顷刻间尸陈禾场
70多岁的老人抚儿痛哭 泪如雨下
一把锋利的刺刀映着老人的白发
扎进老人的胸腔
那是一个妙龄的女子
如花的年纪开出如花的梦想
罪恶的魔爪在掠夺、在侵犯
拼死的反抗换来的是加倍的残忍
受辱的女子昏死后被践踏、刺杀......
一九四三年五月九日至十一日
震惊中外的厂窖惨案
甸安河成了血水河
黑洲子看不到一丝生机
德伏垸万户萧疏……
三万多名同胞惨遭杀戮
三千多名女子惨遭强暴
厂窖垸内一片焦土
那盘旋在芦苇上空的子规鸟
声声呼唤声声啼血
不忍离去 不忍离去
一年又一年 一年又一年
那流经厂窖的甸安河啊
浪涛滚滚奔流不息
风中怒吼 雨中悲伤
一季又一季 一季又一季
(二)
一段惨烈一段悲壮
民族大义撼天动地
面对凶残、面对强敌
在这里、在南县
从来不乏不畏强暴的人民
从来不乏勇于抗争的英雄
从来不乏果敢坚毅的精神
从来不乏不屈不挠的气节
立志教育救国的段乃文
倾注全部身心创办湖西中学
奈何国运衰微 积贫积弱
日寇的铁蹄掐断理想的翅膀
战火纷飞,日寇横行
他带着学生逃亡、避难
遭遇鬼子时
他勇敢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学生
怒斥敌人是强盗、野兽
最后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
汤载福是一名地下党员
黑洲子的土地留下他革命的足迹
农民运动的历史写下他英勇的一笔
五月的豌豆花开出了黑色眸子
避难者的呼吸急促而粗重
张牙舞爪的敌人步步紧逼
他从黑洲子的豌豆地里跳出来
生锈的指甲锹铲向凶狠的敌人
“小日本、太可恶”
满腔的仇恨化作杀敌的勇气
两个鬼子倒在了他的锹下
临死时他还与鬼子扭打在一起
在那场悲壮的惨案中
有宁死不当亡国奴的曹庭满
有机智杀敌人小队长的易其华
有只身与鬼子搏斗的余泽庭
……
生死之际 义正词严 风骨凛然
强敌面前 临危不惧 勇敢无畏
同胞危难 挺身而出 舍身忘死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南县的骄傲
(三)
痛,深藏,不忍触碰
但不得不触碰
岁月的殇,载入历史
刻进一代又一代人的骨子里
血水河、绝户堤、千人坑
那是一把把的血泪啊
一个个屈死的灵魂
是弱肉强食的深重灾难
是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证
光阴荏苒往事悠悠
又是人间五月天
又是芦苇青青时
樟树已经苍翠
田野已经泛青
天地清朗、风和景明
伫立风中的纪念碑
将那个五月的苦难
那个五月的生命
深深地镌刻,永远地铭记
……
80年的岁月如磐
80年的风雨沧桑
那些鲜活的生命
那些流过的血泪
受过的屈辱、经历的苦难
都化成一种力量、一种精神
励精图治、奋发图强
缅怀祭奠,告慰过往
山河锦绣,国富民强
点一瓣心香,祈福明天
泱泱中华,巍巍耸立
世界和平,岁月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