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操二三事 || 南县 肖跃

发布时间:2023-01-09 11:06 信息来源:南县人民政府 作者:肖跃 浏览量:
字体:


刘伯操二三事

刘伯操在美国家中(鲁静  摄)


刘伯操院士是南县中鱼口人,我认识刘院士却在异国他乡,2018年初夏,一个机缘让我在洛杉矶拜访了刘院士。因为在美国的行程只有五天,刘院士干脆留我住在他家,我也被这位乡党的诚恳所打动,真有“他乡遇故知”之感。刘院士住的是木造房子,周围的居民也是,这让一直住着钢筋混凝土房子的我感到疑惑,刘院士一下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洛杉矶的木房子用来抗震,这里是地震高发区。刘院士少小离家60年,西安、北京、俄罗斯、美国,英语、俄语和普通话,如今依旧一口地道的南县话,让我惊讶不已。

刘院士健谈,我们在一起,他谈家乡谈亲友谈几十年的工作经历。聊天中得悉,刘院士的母校是南山中学(今华容二中),南山中学在我的家乡北景港镇,这让我们拉近了不少距离。刘院士谈到了他舅父茂香公,一听茂香公的名字我就兴奋起来,茂香公是我祖父震魁公的金兰契友。抗战时期,北景港有“小南京”之称,水运十分发达,北景港是抗日战争物质的重要筹集地之一,筹集的物质多运往武汉、重庆,宋子文在北景港成立了南华公司,专收棉、粮和大豆,以支持抗战前线。一个小小的镇,难怪十多年间竟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正魁公是“达顺堂”花粮行的经理,茂香公经营着“广茂兴”粮行和“信孚”绸锻庄,我的外公树邨公则开办了“天申铺”南杂店,这三位是北景港的头面人物,都跟南华公司做贸易。

刘院士说,他能在南山中学读书也少不了舅父的支持,舅父是动荡年代幸存下来的人,深知旧中国的落后,日军从一个小小的岛国打到北景港,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中国惨遭侵略者的蹂躏,落后就要挨打,没有知识改变不了社会。刘院士当年得以在南山中学安心学习,立志读书报效祖国,舅父给了莫大的鼓励。

刘院士在南山中学读书时的校长是何康理,何康理毕业于上海美专,是刘海粟先生的学生。他是海派画家中的知名人士,擅花鸟。当年何康理在上海条件优越,他是怀着教育救国的梦想回乡办学的。何康理在上海受过进步思潮的影响,思想前卫。何康理是何长工的侄儿,根正苗红,行事也胆识过人。何康理办学理念超前,开有语文、数学、地理、动植物、体育和音乐等课程,音乐还开了钢琴课,钢琴老师手指弹弹歌声飞扬,这对偏远落后的一个小镇而言,是多么新奇的事情。南山中学办学伊始,学校房子紧张,何康理将教职员工和学生安顿好后,自己剩下了一个杂屋,这个杂屋在食堂边,少年刘伯操每次到食堂就餐都要到校长那里看看,校长有空闲时,他就进屋看看校长的画,听听校长讲故事,有时也顺带请教一个习题,何康理总是一副笑像,那么和蔼可亲,时间长了,彼此虽是师长学生关系,倒也不阻碍他们成为朋友。南山中学念书的三年,刘伯操成绩优异,一直领着助学金。

何康理后来调到地质部文工团任团长。何康理八十大寿,刘院士还登门为老校长祝寿,多年不见,老校长居然还能叫出刘伯操的名字。1982年,何康理在谢添导演的电影《茶馆》中饰茶客,这位艺术素养极高的画家,硬是将“茶客”这一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茶客》上映,何康理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学生刘伯操,电话就一句话:看看《茶馆》里你的那个糟老头。

图为《茶馆》剧照 孙敬修 何康理(中) 曹孟浪


我和刘院士聊着天,刘院士抽身进过二次厨房,晚餐时,刘院士的夫人王女士端出了一桌子菜,刘院士打趣道:“夫人上得庭堂,下得厨房,这个算为远到而来的你们准备的接风晚宴。”满满一桌洋式珍馐美馔,“烤火鸡、牛排、澳洲龙虾、甘蓝沙拉、菜花和面包”。刘院士笑着拿出一瓶威士忌,正欲打开,我便问,这里有假酒吗?刘院士笑着说,这里可不用打假,发现假商品,问题就大了,制假者可被罚得倾家荡产,不小心蹲个八年十年的大牢也正常。王女士的厨艺不错,可能是看着我们来自湖南这个“食辣之乡”,还特意准备了一盘辣菜和一瓶老干妈辣酱。我是几块火鸡、几片面包,几杯威士忌便带上了醉意。刘院士不胜酒力,总是礼节性的举杯敬酒,让人感到格外的情真意切。席间受不了建平兄的玉樽相碰,那晚我便醉卧洛杉矶。

1953年,南山中学组织学生到国营大通湖农场做劳动观摩活动。彼时,大通湖农场是湖南省第一个国营农场,完全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的,农场的土地上跑着汽车、卡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这仿佛让少年刘伯操进入了梦幻的童话世界。参观大通湖农场一周结束时,学校要给大通湖农场敬献一面锦旗,选男女两个同学敬献,刘伯操和女同学张新郁被选中。那天,少年刘伯操还在千人大会上发言,就是那天,少年刘伯操筑起了“工业报国之梦”,他常常在心里鼓励着自己,要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实现自己的梦想。

刘伯操14岁考入南县一中,他任班干部,友善同学,学业精进。临近高考,益阳地区医院的医生对南县一中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体检,体检结果刘伯操患上了肺结核。刘伯操的父亲将他送到长沙就诊,查实无肺结核。高考时间临近,刘伯操果断做出决定,就近在长沙参加高考。高考后,他信心满满的填上了他向往的一所工业大学的志愿,不料被湖南师大录取。刘伯操在湖南师大校园呆了一个月,总觉得浑身不自在,这违背了当年在大通湖农场立下的工业报国之志,历来行事笃定的他,申请退学,翌年如愿考入西北工业大学。

在西北工业大学,刘伯操开启了他的圆梦求学路。经过二十年摸爬滚打,潜心求索。刘院士是砺炼成中国轻合金及其精铸技术与工程化研究的开拓者,中国航空材料研究机构的领头雁。

图为作者采访刘伯操院士(右)  鲁静摄

刘院士在航空材料领域最景仰的科学家是师昌绪院士。师昌绪院士是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院士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院长时聘请师昌绪院士为高级顾问。师昌绪院士说,别人当顾问只顾不问,我是既顾有问还实战。一次,师昌绪院士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做报告,报告的题目是《如何做人做事做研究》。刘院士说,师院士的解释很精准:“做人要忠诚,平易待人,做事要认真,做研究工作要知难而上,无畏艰难并持之以恒。”这段话无不让在座的科研工作者感触深刻。

刘院士常说,师昌绪是我的老前辈、老学长、老楷模。1997年,西北工业大学举办40周年校庆,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专门为西北工业大学题词:“办好西北工业大学,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外贸部部长的吴仪、师昌绪院士、李恒德院士和刘伯操院士都是受邀请参加校庆活动的嘉宾。也就是这次校庆活动,让师昌绪院士、刘伯操院士的校友关系扯在一起。从此,师昌绪院士这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每次见到刘伯操院士只称他为“校友”。刘院士说,就“校友”这样一个称呼,足以反映师昌绪院士谦逊、平和以及对后学的关爱之情。

吴仪副总理在国际上有中国“铁娘子”之称,她性格率直,干起工作来是个“拼命三郎”。这样的工作狂人,以独身之躯进入国家高层决策机构。可这位日理万机的“铁娘子”,也有她柔情的一面,刘院士就是吴仪的校友兼好友,一直感受着她的友爱之情。

2003年刚上任副总理的吴仪,面临着SARS疫情。面对来自几乎全球的压力,吴仪再显果敢本色。SARS疫情被有效控制,疫情结束后,高层不仅没让吴仪退出兼任的卫生部部长,干脆连防治艾滋病的重任也一并让她担起。一天刘院士见到吴仪副总理便笑着问,您副总理还兼卫生部部长,您这名字好!“吴仪”等于“无疫”,吴仪笑着说“我的名字有那么管用吗?”刘院士说,这个说法老百姓传得很广的。吴仪笑了。

2000年,刘院士赴美任“通用钛公司”董事长,临行前刘院士给吴仪副总理写了封告别信。吴仪收到信后给驻美安文彬大使、钟建华总领事联系,希望他们支持刘院士的外贸工作,后来刘院士在美的工作果然得到了洛杉矶总领事馆的帮助,公司创汇连年获得嘉绩。2002年4月,吴仪秘书联系刘院士,说是吴仪副总理将到美国参加世界妇女大会,想和您面会。其时,刘院士已订好机票,准备回北京述职,刘院士没有改变行程,错过了与吴仪副总理的面晤。后来,吴仪副总理得知刘院士回京,专门请刘院士和家人到中南海的家中做客。吴仪秘书问刘院士,大多是客人求见首长,您可是首长“请见”您,可见您是“大贵客”。吴仪副总理听到后说:“刘院士是位老专家,我们是老朋友。”

刘院士曾三次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次次都得到了朱镕基总理的回复。1998年5月,刘院士向朱镕基总理写信汇报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将高尔夫球球头采用高科技的精密铸造钛合金技术铸造,提高了性能,为国家大量创汇。朱镕基总理回信,信中对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朱镕基总理在同年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作为典型给予褒奖。1998年6月24日,刘院士向朱镕基总理写信,请求将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生产的百慕高尔夫球具以朱镕基总理的名义赠送给即将访华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百慕高尔夫球做国礼,以利于这一产品推向美国市场。朱镕基总理24日下午收到刘院士的信,当即批示:“请其琛同志阅批”,并盖上“特急”字样的大红印章。翌日,交外部通知刘院士送“百慕高尔夫球具”到礼宾司。26日,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生产的“百慕高尔夫球具”以朱镕基总理的名义赠送给克林顿总统。克林顿回国后,还特意给朱镕基总理写了封感谢信,感谢朱镕基总理的盛情款待,特别感谢朱镕基总理赠送的一套精致的高尔夫球具。

刘院士性格耿直,作风正派,他是个疾恶如仇的人。刘院士第三次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是反映一位部级领导的工作作风问题,这个人行事专横跋扈,大有“文革遗风”,长期在班子中和下属科研院所中煽风点火,挑起内斗,作风不正,思想不纯。朱镕基总理看到信后将信转纪检部门,责令查实,后来当事人被免职。刘院士每每谈到朱镕基总理百忙中为他处理来信并封封落到实处,总说,朱镕基总理对基层干部的重视和亲民作风让他感激不已。

刘伯操院士一生科研成果斐然,曾获得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法国宇航院终身成就奖,俄罗斯国际工程院院士称号。刘院士退休后伴工作在美国的女儿生活。刘院士在美国常有科学界的朋友造访他,也少不了有“第三双眼睛”盯着他们,心里常常涌出说不出的酸楚之情。

刘院士几次说,很想在家乡的沱江边走走,很想到莲湖边看看风景,很想和儿时的玩伴聊聊天,很想和家人们吃顿团圆饭。我高兴的点头应允着,来年春暖花开时,我在家乡等着您。因为疫情,刘院士回乡未能成行,对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而言,故乡是何等的圣洁!是的,不管风筝飞多远,线头总拽在手头;不管游子走多远,故乡总在心头。


附:

刘伯操传

刘伯操,湖南南县人,庚辰年(1940)生于益智乡小南洲保(今中鱼口镇五福村)。

刘父捷先,小学教员,后任四区书记。母亲黄氏,家庭主妇。操幼时,日寇侵华,发动“江南歼灭战”,制造“厂窖惨案”,兵荒马乱,一家颠沛流离。操自幼随父念书,十二岁入南山中学(今华容二中)。南山中学求学三载,语文数学,地理生物,美术体育,音乐俄文教程一应俱全,校长何康理,长工之侄,海派画家,其治学严谨,校风良好,操学业精进,受益良多。初三之时,学校组织于大通湖农场劳动观摩,操首见拖拉机拉货,联合收割机收稻,誓立工业强国之志。操十四岁入学南县一中,任学习部长,成绩优良,酷爱体育,高二之时运篮球而右臂折,病期坚持左书作业,直至治愈。高考前夕,体检诊为肺痨,旋即长沙就医,查无肺疾。操长沙报名高考,志愿工业院校,被录湖南师大,上学一月,操笃定之志萦绕于心,自请退学,翌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

癸卯年(1963),操分配至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十年磨剑,直至任轻合金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其间娶妻王氏,儿女双全,子旭女瑾燕。戊辰年(1988)任北京航空材料所总工程师,组织团队,刻苦钻研,数载十余次获部级发明奖。发明奖项产品广泛应用航空航天、核工业、民用活动。戍寅年(1998),产品百幕高尔夫球杆以国礼赠美总统克林顿。

壬申十月,操出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院长,潜心八载,以师昌绪师,润泽科研之所,广植人才,成果斐然。甲戌年(1994),操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丙子年(1996)获光华奖。戊寅年(1998)获国家发明展览金奖。操工作期间,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受海内外关注。

操数十载如一日,精心航空材料研究,屡获佳绩,受朱镕基总理褒奖、吴仪副总理接见。操之业绩蜚声海内外,获法国宇航院终身成就奖,俄罗斯国际工程院院士之誉。

操退休之后旅居海外,心系桑梓。院士暮年,壮心不已,著书立说,笔耕不辍,辛丑年(2021)有《感恩短文集》问世。(肖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