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锣敲来天地春 || 南县 周剑民

发布时间:2022-02-02 13:06 信息来源:南县人民政府 作者:周剑民 浏览量:
字体:

小锣敲来天地春

 周剑民

今年的春节有些特别,天气异常的寒冷。鹅毛大雪一场接着一场地下,接连下了四五场。有经验的老人说,大雪厚如被,预兆好收成。说来也是,好几年没有见到这么大,这么多的雪了。大人们高兴,孩子们更是欢喜,这是老天爷送给他们最祈盼,最珍贵的礼物。春节有了雪的陪伴,才有了年的味道。

按照过年的习俗,过了大年初一,我便开始走亲戚。到乡下的叔叔家时,正是虎年的立春之日,也许天公有意给这个新年的第一个节气留点面子吧,下了一夜的雪之后,突然停了,天开始放晴,但雪迟迟不肯融化,好象还在等伴。气温很低,张口可以看到呼出的热气,手揣在衣兜里,不敢露出来。

见到我的到来,叔很高兴,早就生了一大盆火,连忙招呼我坐下烤火。这时,太阳已穿透云层,朗照田野。我想出门看看乡下早春的景色,叔执意要我坐下,说:“春乃一年之计,火是一家之主。过年只有火才留得住客。”我知道叔说话的用意,好久不见,想找机会和我聊聊天。叔今年虽已满九十,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脑子好使,而且也很健谈。一家老小围坐在熊熊燃烧的大火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从饮食起居到家长里短,从地理天文到婚丧喜庆,从风俗人情到年景收成,等等。最后,自然而然地聊到了“赞土地”话题上,因为叔就是赞土地的传人,人称“土地爷”。

说起年少期看过的“赞土地”,我仍然记忆犹新,好多段子还如数家珍。那时候,在老家过春节时,乡下无以为乐,我常常追着赞土地的人看上好几里。赞土地与玩龙舞狮,唱地花鼓,打三棒鼓一起,成为了乡下普通百姓迎春闹春的主要娱乐形式。

“赞土地”又叫“游春”。是流传于洞庭湖一带一种闹新春的形式。说起它的发韧,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话说清朝时,有一位卖青布的商贾,出外做生意,途中被强盗劫洗一空,无法回家面见妻儿老小,在劫洗后的晚上,栖身土地庙内准备自杀,土地爷显灵,及时将他劝,并要他求助于他人,一定能解决问题。卖布商贾一想也是,便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但又想用什么办法去求助他人呢? 他问计于土地爷,这时外面来了一个艺人,他一面敲打秤盘,一面唱道:一步高来二步低,三步四步上阶基,五步六步跨门坎,又怕金子银子挺脚板。进得门来打一躬,一讨住宿二讨包封。商贾闻听,颇受启发,说道:,你我都是落难之人,说什么讨住宿,今晚你我就都在这土地庙里将就将就来人又赞:你肩上青布值千金,手上量尺寸分,再加上我这个敲得响的聚宝盆,算什么落难人?说完后来人就不见了,只留下一个秤盘。商贾想到,这一定是土地爷显灵指点,我何不像来人一样,敲打秤盘来求助乡亲。于是他收捡行装,拿起秤盘,用量尺边敲边唱起来"肩上青布值千金,手上量尺寸分。聚宝盆中有斤两,可算万事不求人。我今落难难回转,特向东打秋风。"秤盘敲响,引来众人观看,看者都赏赐银两商贾接银后又谢唱道:接罢银两打个,一谢各位赐盘程,二谢师傅传真经,三谢土地救命恩。从此洞庭湖水乡又多了一个民间曲艺品种。

后来,秤盘逐步被小锣代替,量尺也改为了竹每年的大年初一至十五,游春者手执小锣,指夹竹板,走门串户,边敲节奏,边说赞词。赞词大都是四六句子,押韵或对仗,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可谓“锣小神通大,敲来天地春”。

我喜欢看赞土地,还与叔当年赞土地有密切的关系。叔是当地赞土地的高手,周围十里八村无人不晓,老少皆知。年轻时,叔就拜远房的堂兄为师。叔的记性很好,许多传统的赞土地的段子,诸如二十四孝,福禄寿禧,桃园结义,孟母三迁,岳飞刺字等,他都烂熟于心,张口便来。跟堂兄跑了一个春节后,第二年,叔就独自走单帮。开始上门时,他说的传统赞词还有人听,久而久之,人家听腻后,就不领情了,也不打发赏钱。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本身。叔在赞土地的游历中,除了把一些传统的赞词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外,更学会了灵机应变,逢人赞人,遇物赞物。人有老幼、男女、职业之分,各种事物更是千差万别。叔的心里来得快,脑子不停地转。能在立马之时,编出一段又一段的赞词,边走边赞,不急不徐,有板有眼。有一次,遇到一户人家办喜事,是一个讨包封的好机会。但一看大门前的对联有点犯傻了:红喜事白喜事红白两喜事;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两不得。叔一打听,原来遇到了乡下的“冲喜”:婚丧两事一起办。叔第一次遇到这种场合,心里发怵,准备退阵。但转念一想,今天遇到这个事退却,明天指不定又会遇到另外稀奇古怪的事。退路易找,但机会难求。于是,他默了默神,清了清嗓,就开始赞起来:游春有上高台,双脚迈进贵府来。花烛生辉照新房,天赐良缘结成双。有凤来仪华堂彩,良驹并臻迎嫁妆。麒麟送子逢吉日,紫箫齐奏朝凤凰。今晚洞房花烛夜,明年定生状元郎。从新房出来后,叔又转入公公的卧房,见公公身穿寿衣,仰卧于床。叔又换一种腔调赞道;敲起小锣回转身,赞完新娘说阿公。阿公本是有福人,生儿育女一大群。女儿个个睦邻里,儿郎个个耀门庭。日吉时良天地开,盖棺大吉发大财。天清地朗日月明,保佑贵府旺人丁。赞毕出门,主家很高兴,给叔封了个大包封。

叔说,赞土地最难应对的是“破局”。当赞土地的人进门之后,有的人家就故意使暗招,出难题。考你是否见多识广,博学多才,有没有随机应変的能力。若是破不了“局”,等待你的不是出洋相,就是轰你出门。例如有的人家等游春者进门后,直接把你领进房间,面对一张宁波床,东家要你赞出这张床有多少方尺多少榫,多少花镜多少板,尺寸长短,四角高低等都要一一赞明,不得有错。另外,有的人家还常常把几件不相干的物件摆在一起,组成一个临时的“局”,让你来破,令你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叔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次,他到一户有钱人家去赞土地,只见堂屋正中摆放一张椅子,椅子上放了一面圆鏡,一把梳子和一盆水,叔像进了迷魂阵,不知主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叔仔细地想了想后,估计这个“局”是要他赞一赞“贵妃梳头”。于是,他走到堂屋正中,不慌不忙地赞道:方椅平平四脚稳,堂上只坐有钱人。金盆装的龙泉水,铜镜照的贵妃容。玉梳带来福与寿,齐聚堂上邀游春。贵妃千年早作古,梳妆只有请游春。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四梳梳到头,出门万人求;五梳梳到头,庭桂戏金猴;六梳梳到头,家中出相侯-----没等叔赞完,东家就笑成了弥勒佛,不但加倍给了赏钱,还沏上芝麻豆子茶,把叔奉为上宾。

自从田土分到户后,叔就“解甲归田”,挂锣停板了。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没事的时候,他就搜集整理过去赞土地的段子。见我有兴趣,叔特地从柜子里翻出两本书递给我。我随便翻了翻,上面不仅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其间还夹杂一些图案与符号,叔说这是赞土地的人应知应会的礼仪,禁忌,规矩等。我感叹叔早年生活的不易,更佩服叔是一位有心之人。他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记录和传承这种渐行渐远的民间艺术。

一家人余兴未尽,都提议请叔再来一段赞土地词,叔执拗不过,于是又取出小锣,敲着竹板,赞起了前不久他编的新词《夸夸农村新面貌》:

农村的田,农村的地,农村伢子有出息;

农村的山,农村的水,农村姑娘个个美;

农村的酒,农村的菜,农村小伙个个帅;

农村的猪,农村的牛,农村致富有奔头;

农村的树,农村的草,农村绿色又环保;

农村的渠,农村的沟,农村年年保丰收;

农村的路,农村的桥,农村景色如画描:

农村由穷変富强,一切搭帮共产党;

农村变化不容易,应当感谢习近平主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