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写于南县地域的诗词 || 南县 彭佑明

发布时间:2021-11-15 15:37 信息来源:南县人民政府 作者:彭佑明 浏览量:
字体:

陈与义写于南县地域的诗词

○彭佑明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诗人,亦工于填词。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靖康之变的爆发,导致了北宋灭亡,随后宋室南迁。作为亡国之臣,陈与义自陈留向南避难,辗转多地,经历了一段充满艰辛与惊险的逃难之旅。

陈与义在南渡时游历洞庭湖区,在今南县地域写下《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临江仙•前题》》和五言诗《泊宋田遇厉风作》《二十二日自北沙移舟作是日闻贼革面》等。陈与义从岳阳乘船后,于当年五月初五端午节达到今南县的明山头脚下,挥笔写下了一首《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的词:“鱼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紧接着又填写了《临江仙(前题)》:“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戌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见钦定四库全书•简斋集卷十六第347、348页)”

陈与义在明山头脚下度过了旅途中的第一个端午节。后又向今南县地域的宋田港(今南洲镇南山村)进发。在这里,遇到了更大的风雨。陈与义作为一个南渡逃难的人,只得在风雨中空悲叹。在这里又写下了五言诗《泊宋田遇厉风作》:“逐队避狂寇,湖中可盘嬉。泊舟宋田港,俯仰看云移。造物犹不借,颠风忽横吹。洞庭何其大,浪挟雷车驰。可怜岸上竹,翻倒不自持。老夫元耐事,淹速无无期。会有天风定,见汝亭亭时。五月念貂裘,竟生薄暮悲。萧萧不自畅,耿耿独题诗。(见钦定四库全书•简斋集卷五第91页)”

陈与义在洞庭湖面的今南洲地域流浪,至五月二十二日,他《自北沙移舟作是日闻贼革面》:“宛宛转湖滩,遥遥隔城邑。是时雨初霁,众绿带余湿。晓泽澹不波,菰浦觉风入。我生莽未定,世故纷相袭。靦然贺兰面,安视一坐泣。岂知虎与狼,义感功反集。尧俗可尽封,呜呼吾何及。气苏巨浸内,未恨乏供给。日历会有穷,吾行岂须急。近树背人去,远树久凝立。聊以忧世心,寄兹忘怏悒。(见钦定四库全书•简斋集卷五第92页)”

在上述这些诗词里,陈与义大都写到不同程度的“雨”。雨,本是自然界中移情换景的精灵,也是他仕旅生涯的缩影,更是无奈之中的凭寄。

陈与义亲历了南渡后,自己也在逃难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大家与小家那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他跳出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视野渐宽,不再停留于个人的浅吟低唱。而是以家国社稷的沧桑兴亡为自己的创作题材。诗风也为之一变,由早年的清新流丽变为慷慨苍劲。南渡以后,陈与义在逃难过程中最早写道:“草草檀公策,茫茫老杜诗。"相同的人生经历使陈与义感受到了杜甫诗歌的真谛,杜诗不仅仅是后世诗人规范格律的样本,其深厚的诗歌内容更是诗人们学习的典范。陈与义感叹道:“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他学习杜诗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陈与义学杜诗就在晩年能得杜诗的慷慨激越,悲壮沉郁。

当我们闲暇之时翻看陈与义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雨诗”时,明显感受到他在这一时期,也是佳作频出,显示了与前期创作迥然相异的特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