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狮 || 南县 蒯腊清
武 狮
作者:蒯腊清
湖南省南县八百弓乡四百弓村的武狮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曾红极一世,大通湖垸的草尾镇,千山红镇及青树嘴,三仙湖等乡镇的武狮爱好者无不知其大名。据老辈人说,四百弓武狮队清朝末年时就已在民间自发形成。那时的农村几乎没有文化生活,看武狮表演是喜爱武狮的村民难得享受的文化大餐。四百弓武狮与庆华村的地花鼓表演,是原八百弓乡著名的群众文化传统项目,地花鼓为文戏,武狮为武戏,春节期间一文一武的演出活动,极大的满足了各类观众对文化体育活动的渴望。说南边话(益阳话)的乡亲爱看地花鼓演出(文戏),说西边话(常德话)的乡亲们爱看武狮表演(武戏)。1988年版南县志的记载中,狮舞是与龙灯和地花鼓齐名的群众演出活动。该版县志中记载,1985年春节,四百弓武狮表演队与南县各乡镇的95个狮舞表演队参加了全县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央电视台还拍成了专题节目〈〈欢乐的湖乡〉〉向全国播出。
四百弓村的武狮节目与外地的狮舞节目有很大的区别,武与舞一字之別,各俱千秋。武:是体育项目,舞:是文艺表演。四百弓武狮表演起来,动作粗犷豪放,各种惊险刺激的节目层出不穷,整过演出过程,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四百弓武狮表演时,节目的难度之大,表演者技艺之精湛可与佛山舞狮相媲美。四百弓武狮由2人表演,1人演狮头,1人演狮尾,用2米多长1米多宽的床单作为狮身将狮头与狮尾相连。狮头重10多斤,表演者需在演出过程中长时间两手托举,同时不停的做出各种造型和动作。因此,狮头的表演者演出时非常耗费臂力,非体力和耐力极好,武术基础扎实的精壮汉子不能表演。狮尾配合狮头的各种表演动作,确保和狮头步伐一致。所以演狮尾的演员必须具有头脑灵活,身手矫健的特长和顾全大局的意识。狮头狮尾配合得好的组合,在表演闪展腾挪,左翻右滚,攀高跳远等惊险动作时,能做到一气呵成,如同只有一人在表演。高水平的武狮表演者能将狮子的各种动作模仿得维妙维肖,扑食时呼风带雨的怒吼,奔跑时腾云驾雾般的踪影,尽显武狮的八面威风,再看那小憩时哈欠连天的憨态,又恰似懦弱依人的小鸟。整场演出过程中,武狮面部神态各异的表情,能不时逗得看热闹的队伍传来阵阵尖叫声和哈哈大笑声。总之,武狮在哪里表演,哪里就人山人海,十里八乡追着武狮看热闹的队伍有几里路长。我少年时在家过春节,能追着武狮看表演是天大的享受!
四百弓武狮队表演的节目有30多套,如天门阵,刀山阵等。我少年时看过的节目当属大破天门阵最为惊险刺激。武狮队进外村表演时,会有懂行的村民模拟古代交战的一方在村口守阵,攻不破阵是不能进村表演的。有一次守阵方不知从哪里请来了高人,摆了一个天门阵让武狮队破阵。摆阵的器材很普通,就是农户家常用的长1.5米左右的长凳,但阵却摆得惊险万分。天门阵高三米左右,宽三到五米,用长凳相连,险就险在这连接处。固定阵门不用绳或钉,而是用长凳的两条腿交叉叠接,搭成的阵在风中摇摆欲坠,你再加一根稻草就能将它压垮。武狮只有从阵门上方跃过且阵门不倒才算破阵,人在阵上表演时,说多险就有多险,说多刺激就有多刺激!
惊险异常的攻阵开始了,此时此刻,原本热闹的队伍变得鸦鹊无声,现场静得能听到绣花针落地的声音。突然,威风锣鼓泻天般响彻云霄一一武狮开始攻阵了。只见他摇头摆尾,围着阵门左右门柱不停的转圈,狮头东瞧瞧西闻闻,似在寻找破阵的线索。就在人们替武狮着急时,突然间只听表演者一声爆喝:起!但见武狮绕右边立柱嗖的飞上了阵门横粱,回头看那阵门时,左右立柱在不停的摇晃,似要将立在横梁右侧的武狮抖落地面。正当人们急得满头大汗时,又听一声爆喝!过!只见武狮腾空而起,急速飞向横粱左侧,眼尖的看见武狮前脚在横粱上来了个蜻蜓点水,整个狮身借这一点之力在空中灵巧转身,似一片树叶飘然落在阵外,再回头看那阵门虽然摇摇晃晃,但竟然屹立没倒!刚才还杀气腾腾的天门阵,就这样被武狮表演者有惊无险的轻易攻破了!此时此刻,人们的欢呼声,喝彩声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此起彼落。各位看官,这惊险万分的攻天门阵的节目,是四百弓武狮队的独门绝技,是表演者力量与技巧,勇敢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武狮队还表演其它节目,比如海狗爬沙。该节目为运动员两手各持一中间凹的木锤在地面倒立行走,行走时或全身成90度倒立,或小腿成45度与地平行,或双腿不断长下伸缩。耐力好,技巧高的表演者可绕生产队晒谷场倒立行走近千米。表演者那份掌握平衡技巧的能力真是无与伦比,独步天下!
还有表演五指梅花棍的,表演者舞到深处时,但听风声呼呼,只见棍影不见人影,站在5米开外都觉冷风扑面。功夫深的表演者发力断喝时,常有树叶飘落,那份武术功力如山川大海高深难测。
听秋雨沥沥,看片片落叶。奈时光荏苒,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己不见四百弓村有人表演武狮节目了,少年时的这份文化大餐成了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美好记亿。四百弓村最后一位武狮技艺传承人也以近80高龄,但愿这份文化遗产不要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衷心祝愿四百弓武狮文化与天空的星星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