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林子 || 肖华
那片林子
文 肖华
娘老子的菜园旁边有一条河,河的对岸有一片林子,多少次回家看娘,看娘的菜园子,偶尔也很有想法要去看看那片林子,还有林子里的那些小野花。
今天湖南省报告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列清零,特殊的日子,来之不易的“战果”,紧绷了近两个月的心难得有这么轻松,跟娘打电话,娘说“还是去年回来恰哒饭的,一家人回来恰饭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因为担心我们工作忙,电话里的娘就算再想我们回家看看但是嘴上从来不说,只说要我们得空的时候回家好好吃顿饭,旧时的回娘家那是要住上三五两天的,但是现在的回娘家因为交通太便利似乎只需一顿饭的功夫,不管日子是长是短,有娘喊你回家恰饭那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今天天气很好,虽说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不过“春天”总算是来了。吃完妈妈清晨五点钟就起床做的午饭,肚皮都要撑破了想去那个林子看看。其实林子就在娘家菜园的对岸,横跨两岸的大桥下面,但是我们还是开着车子,过大桥,上大堤,绕了一个大圈在一个小院门口停了下来,菜园里没有菜,看得出院子里没有人常住,但门前的那棵桃树已是花香四溢,豌豆花、油菜花也开得很好。就这样我们顺着小路,走向我隔河相望了好多年的小林子,其实林子还是蛮大的,弟媳告诉我种在河道旁的杨树叫欧美杨,笔直的干,光秃秃的还没有抽芽长叶,不过好在春天来了,相信很快就能绿树成荫了。树底下长着些不知名的小花,有淡紫的,牙白的,鹅黄的,颜色各异,星星点点夹在碧绿色的草丛中还蛮好看。我们顺着河道去摘蒿叶准备回家做成蒿子粑粑,侄儿偶尔捡起岸边的空蚌壳打起水漂,女儿和我迫不及待的摘几朵小野花臭美一下,毕竟这是“疫”战期间的第一次与大自然的最亲密接触,也是多少人用生命换来的春暖花开。
记得儿时就读的村小学后面就有这样一片林子,与其说是学校,其实就是几间简陋的教室,自带的桌椅,到了冬天窗户就用塑料薄膜封起来。但是那片林子是我们的乐园,清一色的杉树,横竖间距一致,就像我们做广播体操时站立的队伍,特别的整齐划一,只要一下课个个箭似的冲向林子,爬树、翻筋斗、“跳皮筋”、“恰子”、“滚弹子”、荡秋千......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上课铃声响起。说起荡秋千,那是个绝好的地方,只要从家里带个蛇皮袋,两端系好绳子往两棵树上一挂,荡起的欢笑声好像把整个林子都要压弯,就算掉到地上也有一层厚厚的杉叶护着一点儿也不疼。尽管我们那般调皮折腾,但是那片林子依然长得盛,春可踏青,夏可乘凉,秋可挡雨,冬可玩雪。就这样我伴林子一直到小学毕业,后来到镇上读中学再到外地求学,记得期间专程去看过一次,遗憾的是林子没了,砍倒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但承载了童年太多欢乐的那片林子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时时反顾,似乎越来越清晰。
许是自己老了,想在这片林子里找寻儿时的记忆。
但愿林子不老,年年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