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华侨的乡愁

发布时间:2020-04-04 09:15 信息来源:原创 作者:彭中建 浏览量:
字体:



一位老华侨的乡愁

文   彭中建

二00二年的一天,一部红色的小车开进了我家院子,一行三人敲开了我家的住房。

背袋子的男子叫朱佳明,是我母亲表姐的儿子,年纪和我差不多大。十年前到我家来过,是到八百弓寻找他母亲的亲人的。他母亲 叫蔡月娥,是解放前的大学生。土改时不知晓政策,因地主成份投水自尽了。留下两个男孩,分别叫大毛、小毛。朱佳明可能是小毛,现在武汉工作。

朱佳明进屋后,叫了我父亲一声姨父,就介绍道:“这位的是我的叔叔,叫朱国才,他是早几天从美国加州来武汉的,今天硬要我带他到八百弓老家看看。那位是开车的张师傅。”我和父亲与他们一一握手问好。客人坐定,我敬上茶。大家就攀谈开来。

那位长者说:“我在八百弓生活了八年,应该是5岁到13岁,后来到外地上学去了。在大学我学的是航空测绘,毕业就到航空部队工作,从事测绘工作。后半生侨居美国加州,开了一家酒楼。这次回来想到处走走看看。第一站就是我的老家。我从十三岁离开,今年八十七岁了。我想找找我儿时的影子。”长者用纯正的益阳话,满含深情娓娓道来。当长者说到,八十七岁时,我大吃一惊,他要比我父亲大十一岁,父亲已行走不便了,他却腿不弯,背不驼,一米七八的高个,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怎么也看不出是八十七岁的老人。他接着说:“彭爹,我老家就在刘家饭铺的斜对面。”父亲回道:“我小时候知道那是朱家二爹的住所,你比我大十一岁,十三岁就离开了,所以我们无缘谋面。听老班子讲,朱家是大户人家,在八百弓住的时间不长。朱国奇我是见过,是很有学问的人,字写得很好,他写给月娥姐的信我都看过,月娥姐也是我们这里的才女,朱佳明你可要记住啊。今天看你叔叔,我还能回想起你父亲的样子。”

不一会儿我爱人做好了饭菜,忙请客人入座吃饭。长者也不见外,说了一句地道的益阳俗语:“热饭热菜吃了赶快。”我真佩服老人的乡土之情。我们有一道菜是排骨炖芋头加嫩萝卜菜。他又说了一句“萝卜菜上了街,药铺店里起招牌。”这是老班子说的一句俗话。现在年轻人都不知道了,他说得如此流畅。在桌上老人谈笑风生,这样吃吃,那样尝尝。说这是地道的家乡菜。他七十年未吃过了。他无限感慨地说:“一辈子在外地漂泊,浪迹天涯,现在虽定居美国,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儿孙,但还是家乡的饭香,家乡的水甜。我身居美国,我的根还是在这里。越久越是魂牵梦绕。”

吃完饭,喝完茶,他们起身话别,我送他们到了楼下。在院子里,长者极目远望,像是在寻找什么,老人走近对我说:“小彭,哪边是南方。”“我们住宅楼是坐北朝南,那边是南方。”“原来的街是南北走向,现在变成了东西走向。小彭,你能不能指出原来老街的大致位置呢?”老人进一步问我。“能,这儿住宅楼就是建在我家过去的地基上的,沿着这个台基作一条南北直线,就是原来八百弓的老街走向。”“小彭,你能在地上画画吗?”我真是敬佩,他到底是搞航空测绘的。于是我在地了画了一条南北走向的直线。并在直线上作一个原点说:“这就是我们原来的老家。”“那刘家饭店铺又在什么位置?”我在一直线上回答老人的问话:“这是我家,刘家饭铺和我家在街的同一边。离我家有十来户人家,应该在前边水渠的南边。”“那好,我们就到水渠的对面看看。”老人说话果断,行动迅速。我领他们绕了一个大圈,来到了水渠的南面。我说“刘家饭铺就在这里,这里地势比其他地方高。老人站在地势最高处,向南北远眺,老人高兴地说:“找到了,这一南北走向的高地势就是原来的老街。你看这里还有许多青砖和瓦片。这儿是刘家饭店,那斜对面就是我家。”老人高兴拿起青砖和瓦片看了又看,像小孩拾到了金元宝,又像个考古学者发现了某石器时代佐证。“佳明,我们就在这里祭祖。”老人深沉地说。点燃了香烛,点燃了鞭炮。烧上一叠叠钱纸。鞭炮热烈,香烛的清香,纸钱的飞扬。这一切都融入了老人的记忆里。一生一世的魂牵梦绕的乡愁。在此时此地得到了释放。

我目送他们的汽车消失在尽头。老人对家乡的那份眷恋,那份深情深深地感动了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十年后清明节的那天,朱佳明捧着他叔叔朱国才的骨灰盒来到了八百弓。说是叔叔于二0一二年二月逝世,按老人的遗愿:他要落叶归根,荣归故里,葬于老家。下葬时我和父亲参加了,八百弓的一百多名乡亲们参加了葬礼。我和乡亲们在朱家的老台基上,拔出了一些油菜,平整了一块有青砖和瓦片的土地,把老人的骨灰盒安葬入土。在墓台上安放了一块墓碑。墓碑上镌刻了余光中的那首<<乡愁>>的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诗的最后镌刻了朱老的一句话: 我朱国才终于回家了。乡亲们读着这样的碑文,早己热泪盈眶了,一齐燃起了鞭炮,迎接老华侨的归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