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献给第一线
鲜花献给第一线
文 涂世辉 涂莉
春节来临,人们正在忙碌着打年货,贴春联,这时南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接到院部通知:武汉冠状体病毒正在肆虐,情况紧急,今年春节医院不放假,不轮休,正常上班。
疫情就是命令,感染科接到通知后,杨麟祥主任,倪祝宏护士长迅速带领科室10名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往医院。作为一线岗位,已全面进入战争状态。
医护人员托举的是千万人的生命。
时间定格在农历腊月28日,虽然是寒冬季节,一道明亮的光,正从窗外射入室内,照在每一个医护人员身上,和他们的白色外服交融在一起,美丽,纯洁。
杨麟祥,感染科主任,已年近60岁,在人民医院传染科工作了三十多年。他医术精到,工作井井有条。到达感染科后,他对室内进行了全面消毒,对防护服、口罩等器材进行清点,集中管理。为了避免医护人员感染,将所有人员全部与外界隔离,做好防控。他对科室全体人员说:我们感染科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岗位,而是战场,是最前线,我们平时所付出的只是劳动,技术和爱,现在付出的也许是生命的代价。他稍停了一下,接着说:我们不仅要打好这次阻击战,而且还要准备打持久战。我们背负使命,身后有南县70多万人看着,有全国人民支持,大家要有信心!他的话像是战前发出的动员,给人鼓舞。也像是寒冬里的那一束光,给每一个暗处,带来温度。
感染科接到的第一例疑似患者姓廖,50多岁,来自乡镇。开始,他不相信自己感染了疫疾,不肯就医。当确诊为阳性后,他情绪低落,认为自己没有救了,仍然不肯就医。经过医护人员三番五次的做工作,才平静了下来。在他进院的同时,他的妻子也被确诊,也到这里接受隔离治疗。当他得知妻子被感染,心中十分痛苦,抵触情绪迅速升级,不吃饭,不治疗,工作也做不通。无奈之下,医护人员只好做他妻子的工作。说服妻子后,由妻子反过来做丈夫的工作,劝他放下包袱,配合治疗,吃饭吃药,争取早日回家。这样反反复复,才缓解了廖的情绪,接受治疗。医生的爱,唤回了病人的心。
有一位姓徐的患者,刚进院的时候,情绪平稳,自己看体温,看指脉压。几天后,他情绪发生了变化,不再看体温,也不再夹指脉压了。有一天,护士进去,他对护士说,我有病了,眼睛看不清东西了,叫你们杨主任过来。杨主任来后,对他做思想工作,开导他,说:你的情况很正常,体温表,指脉压不需你看,我们看,你放心吧。杨主任又告诉他:我们医护人员和你们一样,也是隔离的,和你们一起同吃同住,你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尽管说,我们都会尽力。
确诊后的患者,开始时都在县人民医院隔离治疗,后来决定,确诊患者都送往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定点治疗。一位80多岁的熊嗲,家住浪拔湖乡,确诊后要转送市院,他死活不肯去,说:我死在那里怎么办?不如就死在这里。医护人员劝他说:你放心,没那么严重,不会死的,市里条件比这里好,安心去吧。经过反复做工作,熊嗲终于去了益阳。出院的时候,熊嗲非常高兴,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连声谢谢,感谢医生护士对他的关心与照顾。还有一位姓任的患者,家住南洲镇中嘴巷,在广州工作,春节回家时不料感染。治疗康复后,给医院捐送了不少防护服,口罩,以表示他的谢意。
倪祝宏,感染科护士长,年近50岁,当疫情发生后通知她上班时,没有来得及和刚从长沙回家过年的女儿见面,就匆匆赶往医院。女儿通过视频看妈妈。当她看到妈妈的全副武装,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时,母女俩四目相对,泪流双颊。
倪护士长工作踏实,性格温和,关心下属。感染科护士的性格脾气,她都悉知。护士们工作中遇到难处,总有她的身影,家中有什么困难,她都尽力伸出援手。她和护士的关系真诚和谐,对病人的关心更是细致入微。疫情发生后,院部后勤供给比较充足,但早餐更多的时候还是以方便面为主,为了调换口味,倪护士长每天清早就将粥熬好,放了佐物,送到患者病房,嘱咐他们趁热吃。她还经常和后勤部门联系,助其调换食物品类,改善营养,让患者吃好吃饱,增强对疫疾的抵抗力。
人们常说风有灵性,能送走寒冷,送来温暖,可是一连十多天,疫情并未减弱。由于医院床位紧张,新大楼还未完工,感染科一直租用南洲卫生院。正月初三,感染科从南洲卫生院搬迁至河西松雅医院,科室内20多个隔离床位,几乎天天爆满。防护服,口罩严重缺乏。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里面湿漉漉的。口罩长期绷在耳朵上,脸上刻下了很深的印痕,大家都埋头做事,没有时间顾及。既然是前线,就要不负众望,既然是战士,就须临危不惧。抱薪救火,生命尚且不顾,苦一点,累一点算什么?
姚丽亭,感染科医生,老公张杰在县疾控中心上班,夫妻俩将孩子托福给弟弟看管,双双奔赴前线。还有谭湘庭医生,刚结婚,妻子已怀孕,需要照顾,接到通知后,放下妻子,立赴前线。杨碧仙,40多岁,感染科护士,不仅自己奔忙在前线,儿子也在医院发热门诊部接诊,每天上班筛选病号。这正是:奋战在一线,母子齐上阵,抗疫留佳话,事迹感人心。感染科里的护士们,家中几乎都带有小孩,都要托人照管。像涂莉,家里有两个孩子,小的刚满2岁,老公也要上班,只好将孩子交给外婆。
正月十二,根据南县人民医院医务部的整体部署,感染科医护人员集体撤换下来,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一袭白衣,两肩重担。他们虽然离开了前线,放下了重担,但仍然不能与外界接触,与家人见面,他们只能通过手机视频和家人交流。他们虽然暂时走出了感染科,卸下了担子,但卸不下的是责任。他们是天使,更是战士。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是:杨麟祥、姚丽亭、谭湘庭、邓颖、张岚、倪祝宏、杨碧仙、李海燕、龙亮、涂莉。
窗外的光,依然照着,寒冬的花朵,绽放出善意与真诚,采一支,献给第一线,献给不畏严寒,心中充满爱的人,情蕴深远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