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将尽 春不远
大年二十九,我在匆忙中又踏上了回家的路。父母在,回家过年,天经地义而又理所当然。
只是这个年,突然就变得有了一些压抑和沉重。因为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车站人少了,街上人少了,空气中的年味淡了,也许是一早就看到了武汉“封城”的消息,街道上,匆匆的行人一律戴上了各式口罩。看不清表情,只看到了一些不安和惶恐,在我记忆中的40多个春节里,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景象。
暮色中,终于抵达湘北的这个小县城——南县。巷口冷冷清清,更没有孩子们追逐嬉戏的身影,才想起今年县城禁止燃放鞭炮,过年的氛围又因此而淡了一分。以往这个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些突如其来的鞭炮炸响,或者有几个冲天炮在欢呼中冲上天空的。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离开家乡快30年了。这些年里,除了有几年春节加班没有回来,每年都会在父母这里过年。一直以来,总觉得故乡才是家。然而今年,却没有了熟悉的“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没有了家人的欢声笑语,也没有了被放大了的小品相声,父亲已经卧床三月有余,老人家在2002年因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引发感染,坚持抗争了17年后,还是因为病情加重住到了医院,过年前才勉强出院回家。母亲也没有了以前的麻利,脚步里多了些蹒跚,家里也因此多了一点衰落的味道。
幸好,除夕中午的团年饭还是那么热闹,大姐二姐全家都回来了,父亲也坚持坐到了桌上。可惜这种喜气没有坚持多久就被新闻打断了,南县——故乡这座小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2例,疫情就这样猝不及防的出现在身边,家人不免多了些担忧和恐慌。我也在思考,要不要提前返回广州?
大年初一,小县城和武汉一样,封城了。朋友圈里铺天盖地都是疫情的信息,还有各种注意事项。口罩、酒精、消毒液脱销的消息不断传来……
大年初二,小县城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增加到3例。亲友的拜年,同学战友的团聚也一个一个取消了。不过也有好消息,习近平总书记大年初一就组织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军队和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也迅速启程,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进展顺利,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应该很快就能迎来拐点吧。
……
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了几天安静的居家日子,唯一感觉内心稍安的是,在烤火炉旁,我与年迈的父母好好聊了聊天。也算稍稍弥补了这些年忙忙碌碌,与父母缺少沟通的遗憾。也许,这也是这个不同寻常的庚子年春节的最大收获吧。提前返回广州的计划最终没有兑现,一方面是因为广东的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了湖南,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假期难得,多陪陪父母也好。
大年初六,在返程的高铁列车上,人不多,都带着口罩,目光有些怪怪的。好在空位比较多,大家自觉的远远的坐着,也许还在担心着,可千万别有湖北或者武汉的旅客和我一个车厢啊……唉,灾难面前,能上天入地强大无比的人类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广州的地铁上、大街小巷里,也是我从未见过的冷清。大家都在自觉守在家里,为抗击疫情做贡献吧。电视里、手机里许许多多泪目的故事在上演,在我们广铁,也有那么多可爱的“逆行者”,88名高铁司机驰援武汉,许多党员同志主动请缨,要求到最艰苦最危险的客运抗疫一线……更为可喜的是,不断有更多防治新型肺炎的利好消息传来,广州市第八医院中西医结合的“第一配方”疗效明显,香港大学研究的疫苗进展顺利,各地严格的防控措施初见成效……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正月十一,立春了。虽然疫情还在继续,虽然可能还会有“倒春寒”,但我却无比坚信,立春了,万紫千红、充满希望的春天还会远吗?
冬将尽,春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