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软“黄金”“蛭”富新门路

发布时间:2024-04-02 15:02 信息来源:益阳人民政府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养殖棚内,饲养人员正在察看水蛭生长情况。刘馨予摄

  说起水蛭,很容易联想到它粘粘糊糊,吸住人的皮肤使劲吮血的样子。在“80后”回乡创业的小伙冯胜眼中,它们却是实实在在的“软黄金”。3月31日,记者来到南县浪拔湖镇新口村奕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这里寻到了“蛭”富的门路。

  只见连栋的黑色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有序摆放着养殖水箱。一条条水蛭或蜷缩或攀附在箱壁上,通体土黄色,夹带着棕色纹路,如柔韧发光的丝带,密密麻麻的一片,看得人心惊胆颤。这种外观令人敬而远之的水生动物,却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材料。

  2021年,冯胜回到家乡投资医疗产业,在从业过程中,发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销售量呈上升趋势。熟知的老中医告诉他,西药副作用大成本高,中药很有前景。于是冯胜查阅资料,咨询相关专家,开启了自己的水蛭养殖之路。

  南县地方历来有养殖小龙虾、龟鳖等水产品的传统,水蛭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动物,很少成为养殖户青睐的对象。谈及刚开始养殖的经历,冯胜形容自己为一名拓荒者:“没有任何参考对象,也没有其他人给的意见,自己就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摔跤一边前进。”

  他带领着自己从各地请来的养殖人员组成团队,设置了两种养殖模式进行实验。二者从养殖环境和养殖水源等各方面形成对照组,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在南县养殖水蛭的合适方案。

  “还有两个养殖大棚马上就建好了,我们的养殖技术也越来越规范成熟。”冯胜表示,他们在选种、孵化、幼苗培育、成品养殖及销售渠道方面已基本形成完整链条,水质调节、饲料喂养、预防疾病等方面也颇有研究。同时,水蛭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参与水蛭养殖,并为他们提供保底销售,带动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增收。据悉,水蛭可分为活体和干货售卖,药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公司共有3个养殖棚,预计每个养殖棚每年可创收100万元左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