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乡村振兴2021年度工作要点
南委振领办发〔2021〕1号
关于印发《南县乡村振兴2021年度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县直及中央、省、市驻南单位:
现将《南县乡村振兴2021年度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南县县委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14日
南县乡村振兴2021年度工作要点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之年。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立足新使命、新要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把全面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紧迫任务,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强化作风能力建设,努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
一、加强政治机关建设
(一)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全国、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实质内涵,不断增强责任担当,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体现在思想上、行动上。
(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统一部署,高标准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把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在脱贫群众中开展“扶上马、送一程”帮扶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三)加强干部能力建设。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工作调研,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法路径。拟定业务培训计划,分层分级组织开展好党员干部培训,锻造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四)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配合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治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加强重点工作的督查检查力度,采取定期督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部署落地生根。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五)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按要求落实好湖南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运行各项任务。坚持执行并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针对性帮扶机制,优化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摸排、部门筛选预警等方式,协调解决好农户不知道不会报、摸排走过场搞形式、信息不共享预警难等问题;坚持集中办公制度,原则上每月9日为集中办公日,统筹当月其他动态调整事项,召集相关行业部门和各乡镇开展集中办公。对监测对象落实好动态管理、动态帮扶、动态销号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积极协调各行业单位用足用活各类帮扶政策,为解除困难群众返贫致贫风险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保障。
(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跟踪脱贫村、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实现情况,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兜底保障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不断优化完善政策举措,向解决脱贫人口实际困难予以适度倾斜。
(七)开展脱贫质量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深刻吸取“洛南事件”教训,聚焦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内容,开展“脱贫质量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抓实关键环节,与监测帮扶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各类信访问题核实处理、中央脱贫攻坚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主题活动等相结合,把各类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八)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和服务管理。配合县发改局完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坚持问题导向,分析解决集中安置点的短板弱项,建立问题台账,有针对性地抓好搬迁群众就业和产业后续帮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深入推进社区治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九)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统筹推进组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帮扶车间发展等工作,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就业信息管理,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开启“保姆式”服务,提高脱贫人口就业竞争力与“含金量”,确保全县脱贫人口务工人数不低于2020年。
(十)助推产业提档升级。配合相关部门补齐产业技术、设施短板;持续推进建立脱贫人口、边缘人口与产业深度联结机制,助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水平。深化消费帮扶,加强消费帮扶“三专一平台”运营管理。完善小额信贷措施,持续支持脱贫人口、边缘人口发展生产。
(十一)加强低收入人口保障工作。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及时确定农村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和儿童关爱服务,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十二)配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脱贫后风险。持续加大舆情信访问题核处工作力度,及时化解矛盾问题,梳理群众情绪。加强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工作对接,明确后评估的主要内容、主体、方式等,做好后评估各项准备及配合工作。
三、推动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三)加强有效衔接顶层设计。研究出台《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办法》和《南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推动有关部门及时做好过渡期政策调整优化和落地落实,确保政策不断档、工作不脱节。
(十四)规范资金项目管理。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基础工作质量大提升行动,分类摸清各类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底数,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确保持续发挥效益。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地域差异、群众参与等实际情况,坚持按照因素法合理分配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出台并严格执行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全过程监管,及时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绩效评估,规范资金分配,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管理的办法措施。
(十五)推进重点帮扶和示范创建。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思路,统筹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示范、整县推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向整体推进,全域拓展提升。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示范创建村,加强政策、项目等资源支持。
(十六)构建乡村振兴帮扶体系。配合县驻村办做好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等工作。健全社会帮扶工作机制,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为重点,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帮扶。继续发挥好“中国社会扶贫网”作用。
四、协调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十七)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配合县农业农村局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农村户厕摸底,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深入推进农户美丽庭院“六个一”建设工作。继续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省市县“三级同创”、精品乡村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提升治理水平。
(十八)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推进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不断提升脱贫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十九)加强乡村治理工作。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对农房、生产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社会事业设施等建设作出规划安排,依规开展建设。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发挥好村规民约作用,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出台创业创新创收的政策措施帮助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力争“十四五”期末乡村振兴重点村实现年收入20万元的目标。
(二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以改革破解人才、资金、项目等瓶颈,进一步深化殡葬制度改革,大力清理农村空心房,推动农村面貌呈现新气象。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五、加强组织保障
(二十一)压实工作责任。按照“县级统筹、乡(镇)村落实、部门协同”的总体思路,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坚持“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定期研究,加强统筹协调,狠抓政策指导,推动落实。
(二十二)加强督导考核。对“两不愁三保障”排查整改、防返贫监测和帮扶、脱贫人口就业、易地搬迁后扶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每季度调度、分析研判、情况交流。适时组织常态化督导组开展督查指导,严格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二十三)抓好宣传总结。宣传贯彻好全国、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会议精神。强化乡村振兴法制保障,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宣传推广和贯彻落实工作。加大宣传报道工作力度,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深入挖掘我县乡村振兴特色亮点,讲述南县故事、传播南县声音、树好南县形象,为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氛围。
中共南县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14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