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县管理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21MB1845670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县管理局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县管理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单位宗旨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业务范围包括宣传有关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实施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内自然资源的调查、检测和保护工作,救护和处理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负责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综合管理、日常巡护,负责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工作,规范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旅游秩序,组织开展观光旅游。 |
|||
住 所 |
南洲镇朝阳渔场 |
|||
法定代表人 |
徐辉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南县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9.2443 |
131.0644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2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21年10月19日进行法人变更登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县管理局(南县湿地公园管理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以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生态建设及湿地资源管理为核心,紧抓“洞庭明珠,生态南县”战略机遇,深入推进生态南县建设目标,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县湿地保护精神,竭力完成生态建设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认真履行自然保护地日常巡护和监管职责。依据三定方案职责安排专门巡护人员对湿地公园范围内的淞澧洪道、天星洲、藕池河中支、西支、三仙湖水库、南茅运河和自然保护区内的舵杆洲区域进行日常巡查管护。同时根据省委巡视组和环保督察要求,湿地公园每月3次全覆盖,每次全覆盖巡护里程超过500公里,自然保护区采取排班制,确保每日巡护1次,每次巡护里程80公里。2021年通过日常巡护我局共发现非法取土、取沙、放牧、开垦、捕捞等违法违规行为20多起,现场劝阻并及时报告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处理,有效保护湿地及生态环境。 (二)、广泛开展科普宣教和科研监测。以湖南南洲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为窗口持续进行湿地科普宣教工作,采用现代生态模拟与声光电等多媒体互动技术,向人们展示湿地及湿地公园相关知识,让人们近距离的接触湿地,提高参观者的湿地保护意识。同时,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有利契机,通过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地湿地保护宣传,形成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湿地保护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引起良好反响。购置湿地科研监测相关设备,通过与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第三方合作开展湿地科研监测,培养专业人才,为湿地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三)、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2020年经过多次上下对接和修改完善,编制完成了南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该预案通过省级评审并报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1月,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湖南省各市州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进行了评审。2021年2月-3月,我局根据反馈结果和最新文件精神修改完善并上报了南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主要包括从湖南南洲国家湿地公园中调出城镇建成区133.95亩、村庄和人口集中分布区3953.7亩、矿业权796.2亩、淞澧洪道(淞虎航道)10801.8亩,人工商品林16318.65亩、S511省道建设工程26.4亩、其他地块1585.2亩,共调出面积33615.9亩,整合优化后南洲国家湿地公园面积114913.65亩。目前该整合优化方案正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审中。 (四)、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整治相关工作。根据《关于联合开展“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的通知》和《2021年洞庭清波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按照工作进度安排,我局使用生态环境部开发运行的“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监管系统”对下发的八类重点问题进行了现场核查,按要求规范填报了相关信息,提供了整改销号的相关资料。同时,安排专门巡护人员对自然保护地加强巡查和监管,确保了矮围网围整治、非法采砂等问题未反弹,严防产生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五)、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禁捕退捕相关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由我局负责天星洲、舵杆洲区域权属范围内的禁捕和“三无”船舶清理工作。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层层压实责任,并成立了执法队,明确专人负责,并安排了执法船4条,购置了执法无人机3台,执法记录仪6台及其他相关相关执法设备。工作开展以来,我局每天安排了10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开展日常监管、巡护和执法工作。2021年以来,共出动人员1583次、车辆618次、船115次,巡护里程达20300公里,办理案件2起,其中重大案件1起。 (六)、完成南县“智慧执法监管”项目建设。该项目总投资538.4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在南县淞澧洪道和舵杆洲湿地区域建设19个监控点位进行全面实时视频监控。项目于2020年9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月完成发改立项,11月和12月完成预算、财评和招投标程序,2021年1月开始建设,2021年11月完工。完成新建监控中心2个(天星洲监控室和舵杆洲监控室)、新建低位9米杆5根和25米监控塔3个(含基础、立杆、电力配套等)、安装19个监控点位摄像头,调测上线19个监控点位。项目完成后实现了对淞澧洪道和舵杆洲区域的24小时实时视频监控,为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提供科技支撑和执法影像资料。 (七)、全力做好立项争资工作。今年共向上级部门申报5个项目,一是三峡后续项目(洞庭湖区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涉及7个区市县,我局联合县林业局上报省林业局后批复南县中央财政资金410万元,该项目主要落地天星洲区域,由县林业局牵头正在走招投标程序。二是湖南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1161万元,涉及4个区市县,已由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建设地点包括南县舵杆洲区域,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建管护点业务用房和配套设施、水生植被恢复、微地形改造、新建科普宣教点等内容,建设金额约900万元。待项目实施方案正式批复后即可开始实施。三是湖南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南县)保护与恢复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49万元,为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由于该项目年初未申报,属于补报的项目,今年10月,我局已联合县财政局上报至市林业局和财政局,并由市林业局和财政局上报至省林业局,纳入了全省2022年林业草原项目储备库,预计明年可以批复资金500万元。四是南洲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项目总投资9983.2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490万元,地方配套5493.25万元,年初,我局编制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发改部门完成了立项批复,已上报到省发改委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储备库。同时,通过县自然资源局上报纳入了2022年度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申报资金为5000万元。五是2021年度南洞庭湖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00万元,地方配套300万元,我局已联合县发改局申请将该项目纳入2021年度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内,同时编制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发改部门完成了立项批复,已上报到省发改委。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合格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李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