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村镇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南县村镇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促进我县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我县村镇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十二五”村镇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基础
(一)基本情况
南县县域面积1059平方公里,周边与六县市接壤,辖10镇2乡,总人口68.42万人。共有水陆交通里程378公里,其中公路220公里,通航河道158公里,有水运港7个。至2009年底,全县城镇人口22.99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25.2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33.6%,城镇人均绿化面积5.16平方米、人均道路占有面积5.86平方米。
(二)“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各乡镇完成投资5980万元。其中:住房开发建设完成投资720万元;公共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360万元;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00万元;工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00万元。(各集镇现有基础设施情况见附表)
(三)存在的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落后。
2、规划编制滞后,规划管理随意性较大。
3、建筑市场管理不规范,违法违章建筑屡禁不止。
4、集镇用地功能布局不合理,不同性质用地交相混杂。
5、城镇管理水平较低,污染较严重,人居环境较差。
6、现有闲置资产存量较大,没有合理开发利用。
二、编制依据与原则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
3、《南县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4、《南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5、 国家、省、市的有关法规、政策与规范。
(二)编制原则
1、政府主导,形成合力。要加强引导,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整合资源,搞好服务。尊重群众意愿,着力改善民生,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齐抓共建的合力。不搞强迫命令,不增加农民负担。
2、规划先行,完善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利用本地资源,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从村容镇貌整治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改善环境。要避免盲目、重复建设,不劳民伤财。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从实际出发,实行一镇(乡)一村一策,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根据村镇建设现状,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做到新建与改造、扩容与提质有机结合,不强求一律,不搞一刀切。
4、试点示范,循序推进。要坚持先易后难、抓好试点,总结经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不盲目攀比、急功近利。
三、发展目标、重点
(一)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食品、纺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建设以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棉麻油菜等大宗农产品基地县、畜禽水产品特色养殖大县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县。构建湘北地区农产品集散中心,特色消费、生态宜居文明县。
(二)发展格局:构建以县城为核心,向北依河,东西沿路的发展框架,形成“一个中心、两条轴线、三个群体”的开放式“T”字型城镇化空间格局。“一个中心”是指县城;两条轴线是指南茅线形成的由北向南主轴、湘北干线及南注线形成的东西主轴;三个群体是指以茅草街、华阁、武圣宫为中心的三个集镇群。
(三)具体目标:1、调整村镇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逐步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利用交通(铁路、公路、水运)区位条件,将南县划分为河东、河中、河西三个经济区。河东以建材为主导;河中以食品、农产品深加工、纺织,制造业为主导;河西以发展农业为主导,农产品粗加工、畜牧业、水产品加工等为辅。2、通过农业机械化、土地流转等途径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水平。3、产业结构逐步由Ⅰ、Ⅱ、Ⅲ产业向Ⅲ、Ⅱ、Ⅰ产业转变。4、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5、盘活存量资产,加大城镇开发力度。6、加快交通道路建设,打造五纵一横道路网络骨架。7、以点带面,重点示范,建设一批基础较好且具有产业特色的中心城镇,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8、按新农村规划要求建设一批明星村庄。9、申报3个省级重点镇,创建3个省级卫生镇。
(四)具体任务
1、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发展思路,综合全县各乡镇基本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⑴污水处理厂。新建茅草街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万吨,分两期完成。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⑵垃圾处理场。新建茅草街、武圣宫、浪拔湖、青树嘴、华阁五个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均按使用年限30年确定容量,总容量为810万吨,其中茅草街垃圾处理场160万吨、武圣宫垃圾处理场150万吨、青树嘴垃圾处理场150万吨、华阁垃圾处理场150万吨、浪拔湖垃圾处理场200万吨。垃圾处理场及配套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⑶交通设施:完成三仙湖大桥建设,新建下柴市大桥、明山头大桥、游港大桥、肖家湾大桥和茅草街汽车站(二级)。
⑷电力:对35KV九中线、10KV明六线、沙港市110KV变电站等电力主网进行改造建设,南洲镇110KV变电站增容,预计投资 4800万元。对10KV主干线进行改造,新建低压线路206KM、配变448台,预计投资1.5亿元。
⑸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明山头镇和茅草街镇建设适当规模廉租房。
⑹农技农机:建设和改造各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及农机站场,预计投资1700万元。
⑺计生服务站:在明山等六个乡镇新建计生服务站。
⑻水利:改造乡镇水利系统泵站及用房(其中:华阁镇25处、明山头镇19处、乌嘴乡10处、茅草街镇26处、青树嘴镇14处、中鱼口乡21处、三仙湖镇28处、浪拔湖镇27处、麻河口镇17处、武圣宫镇6处、厂窖镇11处)。
2、各乡镇具体规划及建设项目。(建设项目附后表)
⑴华阁镇
完善对外交通,以光复湖万亩荷花休闲部落为主体,打造旅游、宜居、消费城镇。发展以棉花、蔬菜、特种水产种养为主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同时发展纺织、建材、油脂加工等工业产业。
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把“光复湖万亩荷花休闲部落”打造成五星级休闲农业项目,完善交通、服务与配套设施。集镇内改造并新建一个星级酒店,新建一个高标准居住组团,初步形成完善的旅游休闲、娱乐、服务体系;新建复兴渠2200米生态风光带;改造、新建1—2个农产品加工基地,改造1个农产品、纺织品销售市场;硬化兴复小巷等街道,对汽车站、水机站、电管站等部门单位进行改造建设;新建复兴港朝天码头、文化广场、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政府办公楼和住宅小区;对镇变电站、自来水厂、卫生院和中学办公楼进行改扩建;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房地产开发;完善集镇内绿化、亮化、供水管网、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1.56亿元。
⑵明山头镇
以畜牧养殖业为主导,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扩大畜牧业养殖规模,扩建畜牧养殖场,健全生产、加工、销售网络,建一个畜牧产品加工厂,改造一个畜牧产品销售市场,新建一个农贸市场,联合乌嘴,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硬化康复路、长兴路等街道;新建明山广场和政府机关、农机站、计生办、派出所、电管站、信用社、文化站等部门单位办公楼;改扩建自来水厂、敬老院、中心小学和部分街道下水道;新建兴华化肥厂、建材一厂;增设垃圾圈,添置垃圾清运车辆;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房地产开发;完善集镇内绿化、亮化、供水管网、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0.38亿元。
⑶乌嘴乡
以畜牧养殖为龙头,发展特色产业。以乌嘴集镇为中心,辐射长兴路、白洋桥、三角集镇,形成一点三片空间格局。
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扩大畜牧业养殖规模,健全畜牧生产、加工、销售网络;建一个畜牧产品加工厂,改造一个畜牧产品销售市场,联合明山头镇,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新建一个居住组团、一个休闲广场;硬化农贸市场和农科所附近街道;改造东风桥客运站、中心完小、农贸市场;新建乡计生服务楼、农技站综合服务楼、敬老院;改造老粮站;改造街道下水道,增设垃圾中转站、垃圾圈、果皮箱等环卫设施;盘活存量资产;完善集镇内绿化、亮化、供水管网、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0.27亿元。
⑷青树嘴镇
大力发展以棚鸭养殖为主的家禽养殖业,以鱼、虾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扩大湖南克明食品有限公司仙湖分公司生产规模,力争三年内生产达到两个亿。
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扩大水产养殖规模,与顺祥水产联营,打造成顺祥水产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一个水产品加工厂,改扩建一个水产品市场,建立销售网点;硬化青立街、学馆路等街道,新建合兴巴垸下水道,建设垃圾中转站;建设动检站、敬老院,改造影剧院、中心完小;新建政府办公楼及食堂;新建中鱼口变电站至浩卫电排10kv线、电力中心站;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房地产开发;完善集镇内绿化、亮化、供水管网、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0.79亿元。
⑸茅草街镇
茅草街镇是南县的南大门,洞庭湖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及物资集散中心。以南茅运河生态风光带及沱江生态景观带改造为契机,以船舶制造、建材、轻工纺织、造纸、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龙头,把茅草街镇打造成具有湖乡特色的“生态宜居城镇”和工业重镇。
重点规划建设项目:建设好沱江景观带、运河风光带;在接龙村二组规划建设一个4公顷的安置区,做到配套设施完善,使用功能齐全;在藕池河东侧、澧水北侧建二至三个配套设施完善、使用功能齐全的较高档次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好医院、学校及休闲广场;以千吨级码头为中心,建设一个大型集贸市场,一个仓储中心,形成完善的仓储体系;大力发展拓普原材料生产基地,完善拓普生产、配套设施,进行提质扩容,同时引进工业企业入园,壮大园区产业,新建建华纸厂;新建银河路、长北路,修建育新巷、八百弓街道下水道,在工业园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并完善管网配套设施,在长宁村新建一座自来水厂;新建茅草街(沱江路)汽车站和胜天车站;新建八百弓小学;规划建设海缘广场;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房地产开发;完善集镇内绿化、亮化、供水管网、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2.49亿元。
⑹三仙湖镇
以特种水产养殖、金之香米业和仙壶米业为主导,促进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发展。
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扩大米业精加工和特种水产养殖规模,健全生产、加工、销售网络,建一个特种水产品加工厂,改造一个特种水产、农产品销售市场,扩建米业加工厂,联合中鱼口乡,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新建下柴市社区和三仙湖建设街文化休闲广场;改扩建综合停车场、镇政府办公楼、镇中学、卫生院、敬老院、三仙湖和下柴市自来水厂;新建三八大桥、布衣不舍服装加工厂、万元桥安置区住宅楼;新建连接三八大桥的星光大道,开发两厢土地;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房地产开发;硬化幼儿大道等街道,增设垃圾中转站、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完善集镇内绿化、亮化、供水管网、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0.37亿元。
⑺中鱼口乡
以凯利养殖为龙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镇以班嘴为中心向南扩展。
重点规划建设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基地,健全生产、加工、销售网络,建一个农产品、水产品加工厂,一个农产品、水产品销售市场,与顺祥水产联营,建成顺祥水产生产基地;硬化迎宾路,延伸迎宾路至班咀中学,规划建设好两厢土地,完善配套设施;新建动检站、班咀中心完小;改扩建朝阳蔬菜、农夫老坛、拉丝厂、夏桂秋面业、黑鸭子蚊香厂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集镇内增设垃圾中转站、果皮箱,完善绿化、亮化、供水管网、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0.11亿元。
⑻浪拔湖镇
利用交通区位优势打造湘鄂边地区农产品集散中心,逐步建设成县城后花园。
重点规划建设项目:完成集镇S306线改道,使集镇面积从0.8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改造一个、新建一个大型农产品销售市场,新建一个农产品仓储中心,为打造农产品集散中心奠定基础;扩大光顺管材等企业生产规模,建设生物制剂厂;新建浪拔湖哑河商业居住一条街、镇停车场、一个自来水厂,改建人民中路饮水工程管网、部分街道下水道,硬化人民路等街道;建设劳动服务保障楼、司法综合楼,改扩建镇剧院、浪拔湖和牧鹿湖中学;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房地产开发;新建垃圾处理场,增设垃圾转运站、果皮箱,完善集镇内绿化、亮化、供水管网、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1.12亿元。
⑼麻河口镇
以方谷学校为依托,发展教育事业,打造我县乡镇教育重点镇。
重点规划建设项目:建设好方谷学校,完善功能,形成规模,做大做强教育产业;硬化南红路、方谷路、文政路、尧正街等街道并完善配套设施;新建休闲广场、汽车站、公共停车场、自来水厂;建设电力、通信、卫生等部门单位办公楼,改造敬老院、信用社办公楼;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房地产开发;新建垃圾中转站,添置垃圾清运车辆、果皮箱,完善集镇内绿化、亮化、供水管网、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0.29亿元。
⑽武圣宫镇
以湖南橡塑密封件、裕康食品、宏旺蔬菜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扩大现有企业生产规模,健全生产、加工、销售网络;改造一个综合销售市场;新建百万湖休闲农庄,开发武街、武圣路,硬化南阳街等街道并完善配套设施;改扩建汽车站、自来水厂、裕康食品、橡胶厂;新建沿江路货运码头、镇停车场;建设敬老院、防汛抗旱指挥所,改造中心小学、文体活动中心;盘活存量资产,开发建设南阳哑河等处商品房;新建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添置垃圾清运车辆、果皮箱,完善集镇内绿化、亮化、供水管网、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1.34亿元
⑾厂窖镇
完善对外交通,以厂窖惨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