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电力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南县电力产业的发展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即将形成全国电力大联网为契机,加快结构调整,合理布点,重点发展电网,尤其是配网,深化体制改革,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满足益阳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南县全社会用电量,2000年1.56亿千瓦时,2005年2.38亿千瓦时,2010年3.2亿千瓦时;用电量年均增长率:“十五”为9%“十一五”为10.5%。
构筑主网框架,2005年形成益阳110KV统一电网,南县也形成了统一的供电网络,并为2010年左右形成220KV益阳统一电网奠定网络基础。
南县110KV电网网络,由于负荷发展需要,需新建110KV变电站3座,10KV开关站一座,110KV线路6条,计211公里。增加主变容量12.6兆伏安。为2010年后,益阳220KV统一电网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分层分区运营。
一、南县电网发展现状
(一)电网现状
2000年全社会用电量1.56亿千瓦时,2005年全社会用电量2.3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1%;最大负荷为8.4万千瓦。
2000年底全县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座,变电容量22万千伏安,其中,22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计12万千伏安(不含武圣宫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3座10万千伏安。
35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242.265公里,其中110千伏电力线路7条,计108.49公里,35千伏电力线路8条,计133.775公里,另外,110KV南洲变电站已于今年批准立项,年底前动工。
(二) 三年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执行情况
三年城乡电网改造总资金为1.37亿元,其中农网资金为0.7017亿元,城网资金为0.6683亿元。
(三)电网建设改造的成绩
1、电网的供电能力提高
1998—2001年,改造110KV站3座,更换老旧110KV主变3台,新建35KV变电站3座,新增主变容量25.45MVA,改造35KV变电站3座,更换老变旧压器1台,容量3.15MVA,新建配电台区70个,改造配电台区636个,更换高能耗配变1918台。
2、主网结构趋向完善
主网:110KV武茅草线及明九线改造, 110KV电网基本满足N-1准则要求,35KV单线路多分支接站现象得到缓解。
县城网:110KV网络形成了以明山、武圣宫220KV变电站为电源支撑点的单环网。
3、供电可靠性提高
农网:10KV配网通过新架及改造老旧线路、增加配变布点、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及35KV以上输变电网络的完善提高了负荷转供能力,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提高。
县城网:10KV配网通过新架及改造老旧线路、增加配变布点、增装分段及联络开关。县城供电可靠率指标已达99.89%。
4、节能效益显著
农网:35KV及以上输电网通过新增变电站布点、解决了逾回供电及10KV供电半径过大的问题,更换了部分高能耗主变压器,10KV配网通过改造老旧线路及增加配变布点,配电台区改造,大大减少了电能损失,节能效益显著。
县城网:通过加大10KV及0.4KV线路供电截面,增加10KV配变布点大幅降低0.4KV线路的供电半径,更换了全部高能耗配变及沿主要街道架设0.4KVLGJ—120低压线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降低了线路损耗。
5、电压合格率提高
农网:由于新架和改造10KV线路和增加10KV配网布点及茅草街变电站110KV变压器实现了有载调压,其电压合格率已大大提高,使全县电压合格率为98.2%。
县城网:县城配变全部增装了电压一无功补偿装置,部分配电线路安装了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南县城网10KV电压合格率2005年度已达98.5%。
6、自动化程度及设备健康水平大幅提高
至2005年农网35KV及以上变电站基本完成无人值班改造,完成以载波为主的简易单一通讯通道建设,实现县调调度通讯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六氟化硫及真空断路器、节能变压器的广泛应用,不断地提高了电网设备健康水平。
县城网110KV变电站全部实现了无人值班化。10KV电缆入地及架空线路绝缘化亦有起步,变电站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装置的应用,10KV配网线路的分段及联络,为实现配网自动化作了准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220KV武圣宫变因运行年久,设备老化造成设备障碍频发,维护成本大,如退出运行,南县电网将失去重要的电源支撑点,而220KV明山也只有一台主变,供电可靠性将大大降低,建议新建110KV下柴市变,还应对110KV茅草街变进行改造,完善其35KV系统。
2、110KV、35KV变电站布点不足。
因110KV、35KV变电站布点不足,导致35KV、10KV供电半径过大(35KV超过40KM、10KV超过15KM),这一问题在沙港市乡、乌咀乡及下柴乡、游港乡尤其突出,无法满足电能质量要求。
3、35KV及以下的农村配网,电源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4、供电设备陈旧老化。
经过六年城乡电网改造,虽然更新改造了一大批陈旧老化和高能耗设备,仍有部分严重老化的设备在电网中运行,目前,南县电网仍有逾20%的线路运行年限在20年以上,30%的主变压器为高能耗变压器,开关无油化率不足40%,供电设备更新改造任务仍十分艰巨。
二、电力需求预测
(一)南县电力市场分析
2005年,南县全口径用电量为2.38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用电分别为0.82、0. 52和1.04亿千瓦时。自2000年以来,用电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分析其原因主要如下:
1、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大量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产业调整,因此,第二产业用电量从占主位而有明显的调整。
2、用电结构重点逐步转移
目前,电力消费逐渐向第三产业和生活用电转移,而居民生活用电和第三产业用电的增长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3、供需关系变化的影响
多年以来因缺电,拉闸限电严重,统调最大年利用小时数均在5700小时左右,年平均日负荷率在0.85-0.91之间;随着电力建设的加快和市场的变化供需矛盾缓解,由于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增长较快,最大负荷 利用小时数和日负荷率均逐年下降,2000年平均日负荷率不到0.8。
4、居民生活用电发展迅速
居民生活用电因城镇化加快,用电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7.57%。
(二)用电负荷及其特性状况
2005年南县最高负荷为8.4兆瓦,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660小时,
1、“十•五”期间,负荷仍维持较高速度增长。1990-2005年南县全口径用电量平均增长2.91%,而同期负荷平均增长4.71 %,导致负荷利用小时数由“八.五”期末的5607小时到2005年的4660小时。
2、南县电网电力负荷峰谷差逐年增大,如1990年4.5MW、2000年5.6MW2005年6.3MW,预计在2010年后,负荷的峰谷差将进一步扩大。
三、电网规划
(一)主电网规划思路
以满足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电需要及电网商业化运营要求为前提,在南县总体规划和省公司规划的指导下,配合110KV南洲变电站的建设和220KV明山变、110KV茅草街变的扩建,拓展220KV和110KV主电网,增强电网吞吐能力,优化电网增量结构,夯实电网轮廓分区,注重电网层次配置,适应电力市场需要。
(二)规划南县电网应满足下列可靠性目标
目 标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农网 县城网 农网 县城网 农网 县城网
供电可靠性 99.86% 99.88% 99.90% 99.89% 99.95% 99.99%
用户年均停电时间 738min 3 00min 526min 200min 263min 160min
(三)规划南县电网容载比目标
容载比是反映电网供电能力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容载比过大,电网建设早期投资增大,容载比过小,电网适应性较差,影响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变电容载比是电网变电容量(KVA),在满足供电可靠性基础上与对应的负荷(KW)之比值,是宏观控制变电量的重要依据之一。电网变电容载比应按电压分层计算。发电厂的升压变电站向地区配电网供电的容量计入电源 变电容量。同级电压网用户专用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应扣除。
根据南县电网实际情况,经计算论证,110KV电网变电容载比可取1.7—1.9为宜。35KV变电容载比取1.8—1.9为宜。
(四)电网结构
1、110KV电网
电网结线的要求是:各级电网、变电站和线路的结线应标准化;高压配电网结线力求简化。
由于南县城区目前110KV网络为单环网的实际状况,今后南县城区110KV网络发展方向是:明山--小木桥;明山--九都—南洲南—下柴市—茅草街—沅北江。新建变电站最终规模按2台主变设计。
一般道路和市区边缘的高压配电线路以采用架空线为主,110KV主干线导线截面采用240平方毫米,为充分利用通道,高压架空线可同杆双回架设。但对同一个变电站中只有二个电源进站时,不可采用同杆双回路方式。每座110KV变电站,原则上要求从2座220KV变电站取得电源,以避免因上级电源 故障或同塔多回路故障所引发的全站失电。架空线一般选择LGJ-185mm2和LGJ-240mm。2
(五)供电设施
1、变电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均应本着节约土地,提高土地使用率的原则征用土地。
(2)便于进出线,交通方便,并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
(3)占地面积应考虑最终规模要求,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条件下,变电站应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变电容量。
(4)避开易燃、易爆及污染严重地区。设计时应充分调查和考虑污染源的发展情况。
(5)220KV变电站避开百年一遇的洪水或泄洪区,110KV变电站避开50年一遇的洪水或泄洪区。
(6)避开地震断裂带,并按照6度地震度设防。
(7)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2、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应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规划道路要求,沿道路、河渠以及绿化带架设。尽量减少与道路、铁路、河流以及架空线路的交叉跨越。进入市区内的高压架空线路,尽量选用节省占地的塔型,并采用同塔并架多回路塔型,以充分利用线路走廊。为充分利用架空线路走廊资源,在电网规划所需要的线路路径内,建设同塔多回线路,并应考虑未来更换为绝缘导线的可能性。
(六)主电网建设目标
2006年主电网建设目标
在2006年构建南县统一的110KV主电网。
县城区建设110KV南洲变电站。
2006年新建110KV下柴市变电站,容量为31.5MVA,同步新建10KV武圣宫开关站;
2006年增容扩建110KV茅草街变电站容量为31.5MVA主变一台;
2010年主电网规划目标
2008年新建110KV沙港市变电站,容量为31.5MVA;
2010年增容扩建110KV南洲变电站,容量为31.5MVA。
(七)城市配电网规划
城网“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
1、城网安全、可靠,满足N-1准则和容载比要求。即10KV以上的高压线路由两个或以上回路组成,中压配电线路有一定的裕度,满足“3-1”和“2-1”的要求。
2、 确保网损逐年下降的目标,线损率不大于4.5%。
3、用户供电可靠性RS1大于或等于99.99%。
4、供电电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其中,A类电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八)农村配电网规划
实现目标:乡、村通电率达到100%。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2%以上。
(九)配电及调度自动化规划
1、2005年 35KV及以上变电站已实现无人值班,今后新建、扩改建变电站按无人值班站要求设计,建立和完善电能采集与计费系统,建立调度自动化实时信息数据网,实现分层计算机联网和调度信息共享。
2、调度自动化县级网络具备完善的SCADA功能。逐步建立电能采集与计费系统。具备与地调系统的计算机通信能力。
(十)建议
请各级有关部门为南县电网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施提供内外宽松的建设环境,与南县整体规划协调统一。
请国家有关电力管理行政部门为电力行业的改革提供更好的条件,尽快制订电力市场各项规章制度,为建立电力市场提供法律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