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耕地保护及土地开发整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2008-08-27 00:00 信息来源:南县人民政府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南县位于湖南省北隅,洞庭湖平原中部,北抵湖北省石首市,东与华容县、岳阳县隔河、湖相望,西与安乡县、汉寿县接壤,南与沅江市毗邻,土地总面积1094.114平方公里。据2005年底土地详查面积统计,2005年底我县耕地面积为694490.6亩,其中水田500742.5亩,旱土191561.7亩,菜地2186.4亩。全县总人口为67.2453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为:1.033亩/人。
  一、我县“十一五”期间耕地保护规划
  (一)自然资源概况:
  1、地形地貌:
  南县是湖南省最具特色的洞庭湖冲积淤积平原,地貌类型单一,境内除东北边陲的明山(海拔高程78米)、寄山(海拔高程66.3米)两座孤岗外,其余为平原地区,海拔高程在25-32米之间,其中海拔高程29米以下的占68%,是洞庭湖平原的最低处。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中间略有起伏。全县土地利用格局为“五田三水一路一村”。
  2、气候、光、热资源:
  我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其农业气候资源特点是: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地域间无明显差异。年平均气温16.6°C,无霜期266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C的初冬间隔日数为240.5天,≥10°C的积温为5254°C。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08.28千卡/cm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37.7毫米,集中在4-6月,是个多雨地区。
  3、水资源:
  县域内水系发达,淞澧洪道、藕池河系东支、中支、西支及陈家岭河与沱江等六条河流由北至东与南流经全境,将全县切割为五大堤垸,垸内湖塘密布、沟渠纵横。全县降水和客水径流量为1133亿立方米,其中降水为5.6亿立方米,占总量的0.5%,客水1125亿立方米,占99.3%,可供开采的地下水2.4亿立方米,占0.2%。水资源相当丰富。
  4、交通状况:
  南县水陆交通便利,省道S202、S204、S206经过县境,县道、乡道、村道改造已完成,做到了乡乡通公路,村村有水泥路。茅草街千吨级港口已建成使用,茅草街大桥有望明年5月建成,省道S204复线工程也将启动,杭瑞高速公路将经过我县。全县有航道7条,常年通航里程151公里,淞澧洪道、藕池河与南茅运河贯穿西部和中部地区,水上运输比较发达。
  (二)耕地资源现状:
  1、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和保护率
  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为46391.1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41902.0公顷,保护率为86%。
  2、土地利用现状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094.114平方公里(164.1171万亩),据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耕地总面积为46391.1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03亩/人,基本农田面积41902.0公顷。土地利用现状构成为:农用地69695.5公顷,建设用地14104.3公顷,未利用地25611.6公顷。
  3、优质耕地面积和比例
  全县耕地集中连片,90%以上的耕地实现了旱涝保收,优质耕地比例高,面积达30252.67公顷,占全县耕地总量的65.3%。我县耕地成土母质主要是河湖沉积物,土层深厚,养份丰富,再加上我县农民有种植绿肥和积制土杂肥的传统,所以我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三)耕地保护规划
  强化土地的管理、开发和利用。2010年全县土地开发和利用部总体目标是:①三类用地结构。农用地70056公顷、建设用地14189公顷、未利用地25167公顷。②耕地总量稳定在46667公顷;争取国家投资1亿元左右在我县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1902公顷。③农用地总量稳定在72520公顷。④非农业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国家和省下达的指标内。⑤通过土地整理和开发复垦累计新增耕地793公顷。
  1、“十一五”期间,我县耕地保有量为70万亩,实现全县耕地占补平衡并略有结余。
  2、“十一五”期间,我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在59.77万亩,保护率为86%;
  3、“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设立100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通过县委、县政府和我局的共同努力,已向省厅和国土资源部申请设立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国土资源部在“十一五”期间将在我县投资1亿元左右,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10万亩以上。其建设要求为:
  基本农田标准化:
  五年内,示范区基本农田经过土地整理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农田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①、土地集中连片。在开展土地整理的基本农田项目区内做到无零星分散建构筑物、无废弃地、无闲散地。
  ②、田块平整、规则。平原(坝)地区的基本农田要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坡地基本实现梯田化,达到“保水、保肥、保土”要求。
  ③、水利设施配套。平原(坝)地区的基本农田排灌水设施建设要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坡地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旱地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田间道路通达。田间道路布局合理,适应耕作和田间管理要求;平原(坝)地区的基本农田要适应机械化耕作需要。
  ⑤、防护林网配套。主干路、沟、渠两旁要按照项目规划设计要求营造农田防护林;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地区的防护林建设要满足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要求。
  监督管理信息化:
  ①、档案资料完整齐全。基本农田保护因条件限制应做到清晰,具有统一的区、片、块位置和编号,反映基本农田现状;图表册等有关要整理归档,永久保存并做到逐级备案。
  ②、数据资料及时更新。规范完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台帐,建立基本农田变更统计制度,落实动态监测措施,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基本农田变化情况要及时反映到基本农田登记表并落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做到图表册与现状一致。
  ③、保护标志统一规范。基本农田保护标志要经济适用、整洁持久,主要设置在交通沿线和城镇、村庄周边;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内容要明确保护范围、面积、要求及责任单位等。
  保护责任社会化:
  ①、完善责任体系。完善县(市、区)、乡(镇)村各级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动态监管制度,形成执法监察网络;开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
  ②、明确保护责任。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范围、期限、责任人应当明确,并与实际一致;土地使用证或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应注有保护面积和责任人。
  ③、探索长效机制。从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出发,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的社会监督和鼓励机制;探索建立有关部门、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机制。
  4、以基本农田基础资料和土地变更调查为,逐步建立基本农田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运行可靠,信息采集、处理、上报、反馈及时有效;准确反映基本农田现状和利用变化情况,可为基本农田审核、补划、执法监察、统计分析等提供依据。
  二、我县“十一五”期间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根据县政府“十一五”总体规划要求,南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土地开发整理12928.91公顷,新增耕地884.57公顷,总投入资金29270.6万元。其中部级项目11个,省级项目11个,市级项目13个,部级项目全国基本农田示范性项目。
  (一)项目实施现状
  1、项目现状
  南县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从2000年到2005年止,共累计完成土地开发项目39个,规模面积307.59公顷,新增耕地276.42公顷,土地整理项目1个,规模面积8.70公顷,新增耕地6.68公顷,土地复垦项目26个,规模面积252.46公顷,新增耕地208.72公顷,投入资金1300万元。
  2、实施期限
  本次“十一五”土地整理规划,以2006年为规划基期,实施期限为2006年至2010年,实施目标为五年规划。
  (二)发展目标
  全县“十一五”期间土地开发整理总目标,完成部级项目11个,省级项目11个,市级项目13个,项目区总面积12928.91公顷,新增耕地884.57公顷,投入资金29270.6万元。通过对项目区内田、水、路、林的改造,改善区内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确保耕地总量占补平衡,使农民增产增收,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具体任务
  依据规划2006年已批准项目:部级3个,省级3个、市级4个,总规模2608.37公顷,新增耕地296.09公顷,投入资金5747.08万元。
  1、部级项目分别在
  ①浪拨湖乡、中鱼口乡土地整理项目,总规模571.93公顷,新增耕地63.54公顷,投资1286.85万元。
  ②华阁镇、土地整理项目,总规模523.71公顷,新增耕地57.61公顷,投资1178.32万元。
  ③麻河口乡土地整理项目,总规模485.56公顷,新增耕地79.29公顷,投资1092.51万元。
  2、省级项目分别为
  ①下柴市乡土地整理项目,总规模398.09公顷,新增耕地12.5公顷,投资853.00万元。
  ②三仙湖镇土地整理项目总规模393公顷,新增耕地22.48公顷,投资774.40万元。
  ③武圣宫镇、华阁镇、茅草街镇、麻河口镇农土资金土地整理项目总规模116公顷,新增耕地11.33公顷,投资200.00万元。
  3、市级项目
  ①茅草街镇大有村土地开发项目、规模14.18公顷,新增耕地10.03公顷,投资60.0万元。
  ②南洲镇青鱼脑村、中鱼口乡同民村土地开发项目,规模36.17公顷,新增耕地27.90公顷,投资98.00万元。
  ③华阁镇华丰村土地整理项目,规模面积36公顷,新增耕地4.8公顷,投资104.00万元。
  ④华阁镇安福村土地整理项目,规模面积33.73公顷,新增耕地6.3公顷,投资100.00万元。
  2007年至2010年规划完成部级项目8个,省级项目8个,市级项目9个,总规模1032.05公顷,新增地854.97公顷,投入资金23523.52万元,该项目分别在河东片:华阁镇,河中片:茅草街镇、青树嘴镇、乌嘴乡、三仙湖镇、中鱼口乡、河西片:厂窖镇、武圣宫镇、麻河口镇、浪拨湖乡。
  (四)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
  建立和推行政府领导目标责任制。把落实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作为各级政府强化宏观调控,搞发好土地管理的职责。
  2、经济措施
  建立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资金。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集中各种土地收益,建立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资金,专款用于耕地保护、整理、开发、复垦和改造。利用以资金逐步建立土地储备制度,以加强政府对土地利用宏观调控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